專指鴉片戰爭後,外國政府和私人憑藉不平等條約取得的特權而投放在中國的資本。主要有企業投資、房地產佔有和對中國政府的借款這三種形式。

  外國投資的擴張 作為兩次鴉片戰爭結果的《南京條約》(1842)和《北京條約》(1860)奠定瞭外國在華投資的特權基礎。不過,直到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前的半個世紀,外國在華投資估計約隻合1.2億美元,主要是開設貿易洋行和銀行,其他投資有限。。其資金主要來自洋行在東方貿易(尤其是鴉片走私)的利潤積累,買辦、華商交給洋行的保證金和附股,以及外國銀行在中國吸收的存款。

  甲午戰爭後,根據《馬關條約》(1895),列強正式取得在華設廠權,隨即掀起一個爭奪中國鐵路權和礦權的浪潮(見帝國主義對中國路礦利權的爭奪戰)。同時,空前巨額的戰爭賠款使清政府財政破產,列強竟向清廷貸借大折扣、高利息的借款。於是,戰後七八年間外國在華投資增加瞭五六倍。這時,西方資本主義已逐步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它們在華的投資也具有瞭資本輸出的性質。

  進入20世紀,外國托拉斯紛紛來華設立機構,並出現投資公司和銀行團組織。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外國在華投資又增長一倍。世界大戰和戰後幾年歐洲列強投資速度減慢,美國、日本投資則大量增加。3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陷入經濟危機,但在華投資仍有增長。日本占領東北後,大力開發,至1936年投資約合14.5億美元。1936年,不計東北,在華外國貿易洋行2300餘傢,銀行40餘傢,工礦企業約850傢,連同房地產和借款,再加上日本在東北的投資,共合41.8億美元。

  根據中外學者的研究,估計外國在華投資的變化如下表。該表未計入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索取的賠款──庚子賠款,它是當時中國最大的一筆有息負債,1902年結欠6.96億美元,1914年結欠5.44億美元,1936年尚結欠1.06億美元。

1894~1948年外國在華的投資估計

  投資的內容和特點 外國在華投資以直接投資,即外商在華設立企業或開設分公司為主。房地產也屬直接投資,主要為外國企業、房地產商和教會占有。從上表可知,1914年直接投資占投資總額的65%,1936年占80%,1941年占90%。抗日戰爭後,由於巨額的日本在華財產被中國政府沒收,間接投資,即借款才占重要地位。

  直接投資中又以貿易和與貿易相關的運輸、銀行、保險等為主,這四項,1914年占企業投資總額的57%,1930年和1936年占64%以上。商業資本是外國在華投資的基本形態。一些大洋行,都是從鴉片、絲茶、紡織品貿易中積累瞭巨額資本,再投資於航運、保險、房地產、工業等事業。

  工礦業和公用事業投資,1914年占企業投資總額的20%,1930年占29%,1936年不計東北占35%。外資工業基本上是輕工業,1936年工業投資中紡織占48%,煙草和食品占26%。日本在東北的投資有所不同,它原也是以貿易和運輸為主,1937年以後重工業比重增加。

  外資銀行是在列強爭奪對中國政府的借款中發展起來的,每個帝國主義國傢都有在華的中心銀行。外國借款分政治借款(包括軍事、財政用途)和實業借款(基本上是鐵路借款)兩種,以前者為主。晚清政府的外債中,政治借款占80%。1911~1936年歷年外債結欠額中,政治借款常占60%左右。1937年以後更主要是政治借款瞭,1948年占88%。這也使得外國大銀行具有政治勢力,它們控制著中國的財政,以至能左右中國的政局。

  鐵路借款也不單純是經濟性質,而是攫取鐵路權的方式之一。早期列強是自行投資、修築和經營鐵路,以後就借款給中國政府,但保留承辦工程、監督財政以至代理經營的權利。

  甲午戰爭後,外國在華投資雖已具有資本輸出性質,但其資金仍主要來自中國。這包括在中國發行股票和公司債,利用銀行吸收存款和發行鈔票,利用軍事和政治手段占有中國產業,以及它們在特權基礎上的高額利潤的積累等。1930年各國在華的直接投資值24億美元,據估計,截至這一年為止由國外輸入的企業資本隻有9.4億美元。借款基本上是在國外募集的,但發行折扣很大,並且,政治借款中有相當部分並未進入中國,而是在國外支付戰爭賠款和欠款瞭;鐵路借款也大部分是在國外支付器材和工程等費用。1894~1936年實際輸進中國的借貸資本不過合7億美元,同期間中國支付的外債本息在14億美元以上。

  不平衡發展 近代中國是幾個帝國主義國傢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各國在華投資的數量變化反映瞭各國勢力的消長。英國資本最早侵入中國,1894年它獨占外國在華投資的70%以上。甲午戰爭後是英、德、俄、法四強瓜分中國的局面,在權利鬥爭中並形成英德和俄法兩個對立的同盟。20世紀開始時,四國投資共占外資總額的95%以上,其中英德、俄法又各占約半數。這種均衡很快被打破,1911年以後形成英、德、俄、法、日、美六國銀行團支配中國的局面,1914年的投資中,日美已與俄法抗衡。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俄國退出中國市場,德國投資削減,法國也失掉資本輸出能力;支配中國的已不是六強,而是英、日、美三強瞭。1930年,三國投資共合26.6億美元,占外資總額的80%。

  日本在19世紀還是個資本輸入國。它用打敗中國獲取的賠款改善瞭國際收支,又打敗俄國取得南滿的權益,在英、美支持下成為侵華大國。1930年日本投資已居首位,占領東北後,1936年它的投資占全部外資的一半,1941年更占75%,達68億餘美元。抗日戰爭後,全部日本投資連同德、意在華的屬於法西斯的財產都由當時的中國政府沒收。

  美國很早就參加在華權益的爭奪,由於美西戰爭和國內政治原因進展不大。但20世紀後,它的壟斷托拉斯陸續進入中國,並收買別國在華企業為己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美國獨霸中國的局面。1948年它占有外資總額的45%,主要是對國民黨政府的借款。這還不包括未轉作借款的“美援”,其數額達67億美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特權。到1952年,全部外國在華的特權性質的投資均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