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體育運動項目比賽的總稱。

  運動競賽的意義和作用 競賽是體育運動的主要特點。運動競賽是以爭取優勝為直接目的,以運動專案(或某些身體活動)為內容,根據規則進行個人或集體的體力、技藝、心理的互相比賽。早在原始社會就出現瞭競技、球賽等競賽活動,隨著人類文化的發達,運動競賽也得到更加廣泛的開展。

  通過運動競賽,可以宣傳體育運動,吸引和和鼓舞人們參加體育鍛煉,推動群眾性體育運動的開展;檢查教學和訓練工作質量,總結交流經驗,促進運動水平的提高;使觀眾受到高尚體育道德作風的熏陶與激勵,振奮精神,增添樂趣,豐富和活躍業餘文化生活。通過運動競賽還可加強國內各族人民之間的緊密團結,促進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瞭解和友誼。在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行期間,實行“神聖休戰”以示和平友好;中國在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所取得的勝利,增強瞭人民克服國傢暫時困難的信心;在第21屆奧運會期間,約有15億人收看通過衛星轉播的比賽實況,這些事例都從不同側面說明瞭運動競賽的重要意義和作用。現代運動競賽具有更加廣泛的國際性和緊張激烈的競爭性。國際體育運動組織采用統一的規則、標準和紀錄,舉辦越來越多的國際比賽。國際體育運動競賽中規模最大的是奧林匹克運動會,其次是大洲的運動會,以及世界大、中學生運動會等。各主要項目的競賽,如田徑、遊泳、足球、籃球、排球等,除世界錦標賽外,還有世界杯賽,青少年錦標賽,各大洲的單項和綜合性比賽等。

  國際競賽中的勝負,在一定程度上顯示瞭一個國傢的體育運動水平,關系到國傢的榮譽。因而各體育運動較發達的國傢,都十分重視參加國際競賽,同時大力開展國內比賽。例如,美國的籃球,除職業隊的比賽外,全國有13個業餘籃球組織都分別舉辦各種比賽,其中“全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組織的籃球比賽,於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進行,全國有727個隊參加,在7個地區采用分組雙循環制進行預賽,總共要賽3162場之多。又如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田徑、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足球、日本的排球等比賽也十分頻繁,幾乎常年不斷。各國都很重視青少年兒童的運動競賽,如美國、匈牙利等國舉辦“全國少年奧林匹克運動會”;蘇聯舉辦名為“希望之起點”的兒童運動會;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每逢單年舉行學校選拔賽和縣級、專區級少年兒童運動會,參加基層選拔的有400萬人,接近總人口的1/4,幾乎10~18歲的全體青少年兒童都參加比賽。為瞭提高運動水平,各國還采取種種措施保證高水平運動員有較多、較好的比賽機會,如在球類項目中實行等級聯賽,並有計劃地組織國際邀請賽、對抗賽等。

  中國把開展運動競賽作為促進體育運動普及和提高的重要措施。除經常參加國際比賽外,在國內也建立瞭競賽制度並逐步使之完善。此外,還重視基層單位的群眾性比賽。

  運動競賽的種類 運動競賽的分類方法較多,通常按競賽的任務可分為以下幾種:

  運動會 包括若幹個運動項目的比賽,也叫綜合性運動會。其任務是全面檢查各項運動普及與提高的情況,廣泛地總結和交流經驗,推動體育運動的發展。其特點是項目多,規模大,組織工作較復雜,如奧林匹克運動會、亞洲運動會、全國運動會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9年、1965年、1975年、1979年在北京舉行瞭4 屆全國運動會,有各省、市、自治區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代表隊參加,競賽項目最多時達42項。

  單項錦標賽 任務在於檢查、總結某一運動項目的開展情況和教學訓練經驗,促使該項運動不斷發展和提高。在單項錦標賽中產生個人和團體冠軍,有時也叫冠軍賽。杯賽與單項錦標賽任務相同,但它是以某種獎杯命名的比賽,如戴維斯杯網球賽。

  邀請賽和友誼賽 由一個或幾個國傢、地區或單位,邀請其他國傢、地區、單位進行的競賽。如亞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請賽。邀請賽的任務是為瞭增進友誼和團結,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某項運動水平。友誼賽的任務與邀請賽相同。各種訪問比賽一般屬友誼賽,是非正式的比賽。

  對抗賽 是由兩個以上的國傢、地區或單位之間聯合舉行的比賽。可以有雙邊、多邊的,定期、不定期的。其特點是參加單位少、規模小、實力相當。

  等級賽 是按運動員不同運動水平分別舉辦的比賽。如在田徑、體操等項目中按運動等級(健將,1、2、3級,少年級)所組織的比賽。等級聯賽也是一種等級賽,它按運動水平限定一定數目的甲級隊、乙級隊參加。通過比賽,甲級隊後幾名降到乙級隊,乙級隊前幾名升到甲級隊。等級賽的任務是鼓勵和促進運動員提高運動水平並取得較多的比賽經驗。

  測驗賽 是為瞭達到一定的標準或瞭解運動員提高成績的情況而組織的比賽。如體育鍛煉標準、身體素質、運動基本技術的測驗比賽等。這種比賽一般不計名次,但必須按比賽規則和測驗的要求進行,並記錄測驗成績。

  選拔賽 主要任務是發現和挑選運動員,組織或補充代表隊,準備參加高一級的比賽。

  及格賽 大型比賽的一種措施。一般在參加人數過多時,先舉行及格賽,如田徑、舉重、遊泳等的及格賽,達到預定成績標準者,才能參加正式比賽。

  表演賽 為瞭宣傳體育運動,擴大影響而舉行的比賽。對準備開展的項目作示范性介紹,參加重大比賽後的匯報表演等,都屬此類。表演賽著重技術、戰術的充分發揮,一般不計名次。也有的表演賽主要是為瞭活躍群眾生活。

  通訊賽 是在不同的地區之間用通訊的方式進行比賽,適用於以時間、距離、重量、環數等客觀標準計算成績的項目。參加單位按競賽規程在本地測定運動員的成績,填報主辦機構,以評定名次。通訊賽的優點是組織工作簡便,參加面廣,節約經費和時間。缺點是不同地區的運動員沒有臨場互相學習的機會,比賽條件也不完全相同。

  此外,還有按以下幾種辦法進行分類的比賽:按運動競賽的組織系統分為地區性的競賽和系統性的競賽;按參加對象分為男子、女子和兒童、少年、青年、中老年的競賽;按計分性質分為個人賽、團體賽、個人和團體賽。還有按不同訓練水平、不同體重分級的競賽等。

  運動競賽的組織 為瞭搞好規模較大的競賽工作,通常應成立大會組織委員會(或籌備委員會)。組織委員會一般是在主辦單位領導下,由各方面代表組成,負責組織和領導競賽的全部工作。組織委員會下設若幹工作機構,負責各項工作。一般設競賽、宣傳、秘書、行政等處(組)。規模小的比賽則應以能完成各項任務為準,盡量精簡組織機構。

  競賽規程由組織委員會制定,內容一般包括,競賽的名稱,目的任務,主辦單位,日期和地點;參加單位和各單位參加人數,運動員資格,競賽項目,比賽辦法,競賽規則,計分、錄取名次和獎勵辦法,報名辦法,報到、抽簽的日期和地點,單位標志和其他(服裝、經費等)方面的規定。

  在比賽前要安排各單位練習場地。在比賽中要將場地、設備、器材按比賽項目規定的時間、地點安排好,以保證比賽順利進行。要編印好比賽秩序冊。應準確、及時地記錄和公佈成績,並統計核實個人分和團體分,列出全部名次,以便發獎。還要統計、整理破紀錄的人數、次數等有關資料。最後印發成績冊。比賽前裁判員應集中學習,研究規則,統一裁判技術和工作方法,明確分工,並檢查場地、設備、器材。比賽中,要公正地執行規則。遇到創造新成績時,裁判長應親臨現場進行復審,然後簽字,交大會宣佈。裁判工作中出現重大問題,由競賽委員會處理。有的國際比賽另設仲裁委員會,專門解決比賽中的糾紛。

  運動競賽的比賽方法 根據體育運動競賽的具體任務、項目特點、參加隊數人數、比賽的期限和場地設備條件等,選用相應的比賽方法。

  淘汰法 是通過比賽逐步淘汰成績差的,最後評出優勝者。淘汰法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按一定順序讓參加者一個(組)接一個(組)地表現成績,通過及格賽、預賽、復賽、決賽,淘汰較差的,比出優勝名次,在田徑、遊泳等項目中采用。另一種是球類和其他對抗性比賽項目,一對對地按淘汰表進行比賽,勝者進入下一輪,直到最後一對決定優勝者。這種方法已形成制度,稱淘汰制。現將8個隊(或人)參加比賽的輪次表舉例如下:

8個隊(或人)參加比賽的輪次表

  如果參加的隊(人)數不是2的乘方數,有的隊(人)在第1輪比賽中應安排輪空,使第2輪比賽的隊(人)數為2的乘方數。比賽場數=隊數(或人數)-1

  淘汰制的優點是參加者很多時,能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比賽任務。缺點是除第1名以外,很難合理地定出其他名次。強者可能在第1輪就相遇,一次失敗即被淘汰,學習鍛煉的機會較少。為瞭補救這個缺點,可采用種子法、補賽法、雙淘汰法等。種子法是賽前瞭解參加者的運動水平,選定若幹實力較強的隊(人)作為種子,有計劃地安排在淘汰表各個不同部分,使他們不在預賽、次賽中相逢,以便有充分表現成績的機會,並使比賽愈到後期愈緊張精采,補賽法是決賽後用補充比賽來確定第2名以下的各個名次。雙淘汰法是指參加者在比賽中失敗兩次後才無繼續比賽的機會。

  循環法 也稱循環制,是所有參加比賽的隊(人)均互相交鋒1次,最後按各隊(人)在全部比賽中勝負場數、得分多少排列名次。在對抗性項目中常采用。這種方法比賽機會多,有利於互相學習,進一步提高運動水平,合理地評定參加者的名次。循環法分為單循環、雙循環和分組循環3種。根據參加者的多少和比賽期限的長短而分別采用。

  單循環法:

,如果參加比賽的隊數是偶數,則比賽輪次=隊數-1。如果是奇數,則比賽輪次=隊數。現將6隊(人)的比賽輪次表舉例如下:

循環法

  將淘汰制和循環制兩種方法配合運用的稱為混合制。混合制是把比賽分為兩個階段,前一段采用分組淘汰制,後一段采用循環制,或者相反。

  輪換法 將運動員分為若幹組,在同一時間內,分別進行各個項目的比賽,賽完一項後,各組依次輪換再進行另一項比賽。例如體操比賽中安排雙杠、跳躍、單杠3組輪換等。這種方法能節省比賽時間,但由於運動員參加比賽項目的順序不同,條件不夠均等。

  評定成績和名次的方法 競賽成績和名次的評定包括個人和團體兩種。所用方法應力求客觀,嚴格按照競賽規程和比賽規則的規定,並應有助於推動和鼓勵群眾積極參加比賽,努力提高運動成績。

  評定個人成績和名次的方法有如下幾種:①在田徑、遊泳、自行車、速度滑冰、劃船、舉重、射箭、射擊等項目中,以時間、距離、重量、環數等客觀標準衡量運動成績,確定名次。②在競技體操、技巧運動、武術、跳水、花樣滑冰等項目中,根據成套動作的難度、質量和編排的好壞等評定分數,決定名次。③在籃球、足球、手球、冰球、水球、曲棍球等項目中,以在規定時間內命中球數或折合分數定勝負。④在田徑、體操、舉重、現代五項等項目中,個人全能或總成績,以若幹項目比賽得分總和來評定。

  團體的名次一般是在個人成績和名次的基礎上計算或評定的。通常采用以下方法:①在田徑、遊泳、速度滑冰等項目中,以名次分數的總和定團體名次。例如,田徑每項錄取6名,以7、5、4、3、2、1計分。把某單位被錄取運動員的名次分數相加,即為團體總分,按總分定名次。②在體操、跳水等項目中,以全隊規定人數各項得分總和定團體名次。③在羽毛球、網球中,采用單、雙打若幹場計勝負。乒乓球采用男子3人輪賽,女子2人、兩單打一雙打計勝負。④綜合性運動會以獲得第1名(金牌獎)多少,或以各單項名次分數總和定團體名次。⑤在群眾性比賽中,可以運動員所創成績的總和定團體名次(如舉重比賽中以所舉總重量定名次)。采用此法時,各單位參加人數應相等。也可按單位人數規定參加比賽人數的一定比例。當各單位參加人數不等時,以平均成績決定名次。在馬拉松、越野跑等項目中,也可以每隊若幹名運動員所得名次的總和定團體名次,少者列前。

  運動競賽常用詞匯

  競賽規則 是參加比賽者共同遵守的法規,進行裁判工作的依據。它的內容包括:裁判員職責,競賽通則,各單項裁判方法,得分、違例、犯規的評定,以及場地、設備和器材的規格等。各項競賽的國際規則由該項國際聯合會制定。中國各項競賽規則由各個全國性單項運動協會根據國際規則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制定,國傢體委審定。

  秩序冊 是全面、具體地安排某次競賽如何組織進行的文件。一般包括:大會主席團、組織委員會名單,裁判人員名單,各代表隊名單,競賽規程,活動日程,競賽項目,時間及各項競賽分組表等。運動員按秩序冊所規定的時間、地點、對手進行競賽。比賽項目的編排應有利於運動員成績的提高,便於觀眾觀看。

  運動員 參加運動比賽的人員,或從事某項體育運動的系統訓練,有一定運動水平的人員。

  教練員 在運動訓練中,對運動員的思想,身體、技術、戰術、心理等進行培養和訓練的人員。教練員必須具有一定的專項運動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水平,掌握科學的教學和訓練方法。

  裁判員 在運動競賽中,依據競賽規則組織比賽,評定運動員(隊)成績、勝負和名次的人員。根據不同運動項目的競賽規則規定,裁判員有各種職稱:①總裁判。負責組織和領導全體裁判人員進行裁判工作(有的比賽還設有副總裁判,協助總裁判工作或在總裁判領導下分管部分工作)。②裁判長。負責組織和領導某項或部分項目的裁判工作。③主(正)裁判、副裁判。在球類等項目中設置。主(正)裁判負責一場比賽的全面工作。副裁判協助主(正)裁判工作並分擔部分具體工作。④司線員、巡邊員、視線員、計時員、記錄員、檢錄員。都是擔任具體裁判工作的人員,有時依其分工而稱為某項或某部的裁判員。在有的運動項目中,依其分擔的任務而另有專職名稱。例如,排球裁判員中的司線員,其職責是觀察球是否出界,是否在標志桿內通過等,並打出旗示。在足球裁判中有巡邊員,其職責是對球出界、角球、球門球、越位和犯規等打出旗示。在體操裁判員中有視線員,任務是觀察和確定運動員在自由體操比賽時動作是否出界,跳馬時手觸馬的位置是否越區。計時員是根據不同項目的競賽規則計取運動員成績或比賽時間的人員。記錄員是對比賽情況,運動成績進行記錄、核對和計算,並以此確定參加者的成績和名次。檢錄員是根據秩序冊所規定的時間,在每個項目或每場比賽前召集運動員點名、檢查號碼和服裝,帶領運動員到達比賽場地。

  冠軍  是指某人的智勇為諸軍之冠。始見於《史記·項羽本紀》:“諸別將皆屬宋義,號為卿子冠軍。”現多用冠軍來稱呼運動競賽的第1名。

  亞軍 亞,是其次的意思。比賽中僅次於冠軍的第2名,稱為亞軍。

  獎狀 發給運動競賽中優勝者的一種書面獎勵。

  獎牌(或獎章) 運動競賽中的一種獎品,是發給優勝者佩帶的標志。1465年在蘇黎世舉行的一次遊藝會上,曾獎給“三級跳”獲勝者1枚金幣,以後發展為獎牌、獎章。現代一般有金質、銀質、銅質3種獎牌,分別發給第1、2、3名。中國還特制有“體育運動榮譽獎章”,發給創造世界記錄和奪得世界冠軍以及有特殊貢獻的運動員和教練員。

  獎杯  運動競賽中發給優勝者的獎狀獎品。公元10世紀時,英國宮廷舉行宴會,賓主互相敬酒,傳遞數巡後便以酒杯相送。後來,對體育比賽優勝者也贈以獎杯。中國古代對比武、競技的優勝者,往往“敬酒三杯”。《東京夢華錄》還有踢球比賽後,“勝者賜以銀碗錦彩”的記載。現代國際比賽中,有很多項目都進行世界杯賽,對優勝者發給貴重金屬制成的獎杯。中國為獎勵大、中、小學足、籃、排球優勝隊,而設有三好杯、希望杯、萌芽杯等。

  紀錄 是在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記載下來的某些項目的最高成績。一定時期是指某一年、或第幾屆運動會。一定范圍是指從基層單位、省市、以至全國、洲、世界等。用時間、距離、重量、環數等客觀標準來確定成績的運動項目,一般有全國紀錄和世界紀錄(公路自行車等因條件不固定而沒有全國和世界紀錄)。中國的國傢紀錄是由國傢體委審定,並於每年1月15日前公佈上年度各項運動的最高成績。凡全國一級組織主辦或承認的正式競賽,嚴格執行競賽規則,有該項國傢裁判員執行裁判工作,運動成績超過上年度全國最高成績的,為打破全國紀錄。國傢紀錄須報請國傢體委審批。(見彩圖)

獲第3屆世界杯女子排球賽冠軍的中國女子排球隊

中國女子排球運動員郎平扣球

中日女子排球賽

中國女子籃球運動員宋曉波單手投籃

籃球跳球

突破投籃

跳躍投籃

中國足球運動員容志行的過人動作

足球比賽(中國──科威特)

足球運動中的頭球

手球比賽

第2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單打冠軍容國團

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女子單打冠軍丘鐘惠

第3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單打冠軍郭躍華

橄欖球運動

打高爾夫球

中國乒乓球隊在第3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獲得7個比賽項目的全部冠軍獎杯

莊則棟在男子單打比賽中

林慧卿、鄭敏之在女子雙打比賽中

李富榮在男子單打比賽中

參加第3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的中國運動員勝利歸來

羽毛球雙打

中國羽毛球運動員侯加昌

中國羽毛球運動員陳玉娘

中國羽毛球運動員湯仙虎

網球比賽

女子壘球比賽

中日棒球比賽

瑞典著名網球運動員B.博格

棒球比賽

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各國乒乓球運動員遊覽長城

丘鐘惠(左一)、李赫男(右三)在松崎君代傢中作客

參加亞非拉乒乓球邀請賽的各國乒乓球運動員在北京故宮前留影

擲鐵餅者(雕塑)

田徑運動

中國三級跳遠運動員鄒振先

中國跳高運動員朱建華跳過2.30米創男子跳高亞洲紀錄

撐桿跳高

競走

推鉛球

擲標槍

起跑

女子400米接力賽跑

終點沖刺

中國跳遠運動員陳玉煌

男子3000米障礙賽跑

柔道

擲鏈球

男子800米賽跑

女子800米賽跑

男子110米跨欄跑

意大利著名短跑運動員P.門內阿

男子長跑

公路自行車比賽

北京春節環城賽跑

越野跑

賽車場自行車比賽

北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

中國女子擊劍隊在第8屆亞運會上獲團體冠軍

射箭比賽

拳擊

中國射箭運動員孟凡愛

自由式摔跤

9次破世界紀錄的中國舉重運動員陳鏡開

中國舉重運動員陳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