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然山形特別建造的跳臺(70米或90米)所進行的一種滑雪運動。滑雪者著用長2.30~2.70米、寬11.5 釐米、板底有3~5個方向槽的專用跳臺滑雪板,不帶雪杖,不借任何外力,從起滑臺起滑,在助滑路上取得較高速度後,在臺端引伸跳躍,身體和雪板保持銳角狀態在空中飛行,在著陸坡著陸後,繼續滑行至停止區停止(圖1)。

圖2 跳躍滑雪臺示意圖

  這項運動起源於挪威。1879年,在挪威奧斯陸舉行瞭第1次正式跳臺滑雪比賽。比賽按飛躍者從臺端起跳至著陸坡止的飛躍距離,並根據助滑路、起跳、空中、著陸、停止等幾個動作的姿勢進行評分;距離和姿勢按評分表換算得分,計算名次。正式比賽以兩次跳躍綜合計分排列名次。跳躍距離按“2舍3入”方法進行計算:如距離是60.2米,則舍0.2為60米;如為60.3米,則將0.3 進為0.5,得60.5米;如為60.7米時,則舍0.2,為60.5米;如為60.8米,則進為61米,其餘以此類推。姿勢評分是從規定的最高分20分中,扣除跳躍、著陸、空中等出現錯誤的失分,其標準是成功的跳躍在20~6分之間評分,跌倒的在12~0分之間評分。

  為瞭能達到更大的跳躍距離和能使動作做得利落大方,現代世界跳臺滑雪技術要求跳躍者身體前傾,與滑雪板盡量平行,以便能更好地運用飛行中的空氣升力,減少空氣阻力。此外,兩手不做多餘的前擺和後振動作,兩手和臂通常緊貼在身體兩側,使身體沿自然拋物線滑翔,在著陸時很自然地能與地面坡度圓滑相接。這項運動極為壯觀,對培養勇敢、果斷、沉著、機智等意志品質,甚有價值。(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