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檔案學傢、歷史學傢、法學傢和古文獻學傢。1819年 6月 7日生於莫斯科,1885年11月 6日卒於同地。1840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法律系,後在彼得堡古文獻委員會工作,1848~1852年在莫斯科大學任教,1865~1885年任司法部莫斯科檔案館館長,1883年成為彼得堡科學院院士。

  他在1852~1853年進行古文獻考察時,就目睹瞭各省檔案管理的落後狀況;參加1864年司法改革後,更認識到改革檔案工作的必要性,因此此在1869年和1871年兩次在考古學代表大會上提出檔案改革問題。1873年擔任國民教育部檔案體制臨時委員會主席,主持起草改革方案。主要內容是成立檔案總委員會,領導全俄國的檔案工作;設立兩種類型的檔案館:機關檔案館和國傢檔案館;設立檔案鑒定委員會,負責檔案價值的鑒定工作,並將有價值的檔案送國傢檔案館收藏;創辦檔案教育,培養專門人才。改革方案雖未獲沙皇政府批準,但他的努力也取得一些成就:1877年創辦瞭私立檔案學院,任第一任院長兼檔案學教研室主任;1884年起促成許多省設立瞭省檔案學術委員會。

  他主張檔案館對外開放,向社會提供更多的便利。多年從事歷史文獻編輯出版工作,出版瞭許多史料匯編,如《俄羅斯帝國前的法律史料檔案》(3卷,1850~1861)、《俄羅斯帝國前的歷史和實用資料檔案 》(12卷,1859~1861)、《莫斯科國傢稅務冊》(1872~1877)、《彼得大帝時期參政院的報告和決議》(1882~1883)等。還著有很多有關檔案理論和實踐的著作,如《檔案及其國傢意義、成分與結構》等。1869年起編審定期出版物《司法部莫斯科檔案館所藏文件概述》,並制訂具有指導意義的檔案編目規則。由於他在檔案事業方面的眾多建樹,其活動時期被俄國檔案工作者稱之為"卡拉喬夫檔案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