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報導特定人物的著作和有關研究資料的目錄。在西方又稱傳記書目。它起源於個人文集的編纂。西元2世紀,古羅馬的加倫編有《個人圖書目錄》,記錄瞭他本人的著作。中國三國時曹植、嵇康均有著作目錄。宋鄭樵著《夾漈書目》一卷,《圖書志》一卷,記錄瞭他的著述成果。明清時,由於個人著述繁富,出現瞭很多學者著述目錄,如著述考、學譜等。

  個人著述目錄通常附於其他著作(如文集、傳記)之中,也有獨立城書的。現代個人著述目錄遍及各學術領域,按收錄錄范圍,有收錄某一作者全部著作成果和出版流傳情況的著述目錄,如《戴東原著述纂校書目考》;有收集作者著述成果、匯集研究作者和作品資料的各種文獻的個人著作研究目錄,如《魯迅研究資料編目》;還有專門研究、考訂某一作傢學者著作的不同版本及流傳情況的著述版本考證。按編制方法,有按作者著述活動年代為序,列出其全部著述的著述系年目錄,如《瞿秋白著譯系年目錄》;有按作者著作分類,分列其著、編、校、序等方式的著述考證。

  不少國傢都有為數甚多的個人著述目錄,如美國福爾傑-莎士比亞圖書館主持編輯的28卷本《莎士比亞印刷本目錄》(1970),蘇聯И.Μ.考夫曼編輯的《俄羅斯傳記與傳記書目辭典》(1955)。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此種目錄數量更多,並遍及許多小作傢。

  個人著述目錄可使讀者瞭解作者著述成果、學術影響和地位及作者生平等,也是編輯作傢作品集、出版單行著作、圖書館收集文獻及編制書目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