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檔案部門利用新聞、出版等傳播手段,教育檔案工作者,溝通檔案部門資訊,並將檔案事業與社會聯繫起來的工作。也是檔案事業管理的一項內容。其任務是宣傳檔案工作方針政策,普及檔案知識,交流檔案工作經驗,為社會提供檔案情報,增強社會檔案意識,使社會各方面瞭解與支援檔案事業的發展。

  世界各國在開放檔案的情況下,都愈益加強檔案宣傳出版工作,所採取的形式與方法多種多樣。主要有創辦報刊,出版書籍和史料,舉辦展覽,配合社會各種重要活動和紀念念日進行宣傳或出版文集、畫冊,舉行記者招待會或新聞發佈會,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社會新聞媒介宣傳檔案和檔案工作、公佈各種檔案史料,利用檔案向大中小學生進行歷史課教育,在國際文化交流中宣傳介紹檔案工作等等。國際檔案理事會成立之初,便創辦《檔案》雜志,1975年又成立出版委員會專門負責出版事宜;1977年10月決定發起“國際檔案周”,建議各國政府於1979年第4 季度在各國內開展活動,以促進社會對檔案事業的重視與瞭解。在“國際檔案周”期間,有幾十個國傢舉辦報告會、講演會、討論會,在報刊上發表文章,出版刊物和小冊子,舉辦各種檔案展覽,開放檔案館讓公眾參觀,放映有關檔案的電 影、電視片,發行宣傳品和紀念郵票,到中小學講授檔案課或印發講義,向優秀檔案工作者和利用檔案編纂的優秀書籍頒發紀念獎等等。

  各國檔案館都把宣傳出版作為開展利用工作和開放檔案的重要手段。美國、法國等許多國傢的檔案館設有宣傳出版機構,負責組織檔案展覽和陳列工作,舉辦講座或報告會,出版檔案史料或目錄、索引,發行刊物。法國國傢檔案館還設有中學生教育處,按照中學歷史課教學大綱,定期讓中學生到館內接受法國史教育。蘇聯1984年頒佈的《國傢檔案館基本通則》專門規定瞭“檔案館的文化教育和宣傳鼓動工作”的內容,包括組織檔案展覽,編輯出版檔案專題選集、紀念性文集和畫冊,為報刊、廣播、電視等宣傳工具準備科普讀物與文章,組織同社會輿論界的會見晚會、報告會、講座,邀請社會人士到館內參觀,幫助各類學校在檔案館上歷史課和方志學課以及為學校準備實物教材等。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舉辦“孫中山生平事跡展覽”

  中國把檔案宣傳出版作為檔案事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檔案局成立伊始就主辦瞭《檔案工作》 雜志,並多次組織中央級檔案館舉辦檔案展覽。198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頒佈後;國傢檔案局設立瞭宣傳處,召開全國檔案宣傳工作會議確定瞭“立足檔案,面向社會,振奮檔案人員精神,增強社會檔案意識,為發展我國檔案事業服務”的方針,推動瞭全國各級檔案部門的宣傳出版工作。截至1989年,全國各級檔案部門已創辦檔案刊物50餘種,拍攝檔案電視、錄像片80餘部,省以上檔案館公開出版檔案史料206種,檔案出版社出版各類圖書345種(總印數1337萬冊),並在國際檔案交往中開展瞭宣傳工作,在國內外擴大瞭檔案事業的影響。(見彩圖)

攝制檔案錄像片向社會宣傳

檔案出版社參加全國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