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表冊形式列舉檔案的來源、內容和形式,並指明其保管期限的指導性檔。有的國傢也稱作檔案檔處置期限表,或檔一覽表。它是鑒定檔案價值,確定保管期限的依據和標準(見檔案價值鑒定)。通常有 5種類型:①標準檔案保管期限表,或稱通用檔案保管期限表,有的國傢也稱標準檔一覽表,由國傢檔案事業管理機關編制,供全國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使用。②專門檔案保管期限表。由國傢檔案事業管理機關會同有關主管部門編制,供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鑒定專門檔案價值時使用。如會計檔案案保管期限表等。③同系統機關檔案保管期限表。由主管領導機關編制,供同一系統內各機關、單位使用,如外貿部系統檔案保管期限表等。④同類型機關檔案保管期限表。由檔案事業管理機關或主管領導機關編制,供同一類型各單位使用,如××市學校檔案保管期限表等。⑤機關檔案保管期限表。由各機關根據其檔案的具體情況編制,專供本機關使用。檔案保管期限表的結構,一般由順序號、條款、保管期限、附註、說明等組成,其中條款和保管期限是主要項目。條款是一組相同類型檔案文件的標題,要求反映出一組檔案文件的來源、內容和形式。保管期限根據被鑒定檔案的價值確定,一般分為永久和定期兩種,定期又分為長期和短期兩種。定期中有的國傢劃分為1年、5年、25年、40年、75年等等。中國基本上分為永久、長期和短期(15年以下)3種保管期限,定期中有時酌情再分若幹具體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