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藏書理論著作。孫從添撰。孫從添字慶增,號石芝,江蘇常熟人。生卒年不詳,大致生活在康熙至乾隆年間。性嗜書,傢藏書萬餘卷,編有《上善堂書目》。《藏書紀要》是他總結長期以來藏書傢的藏書經驗並加以系統整理而成的一部專著。全書共分購求、鑒別、鈔錄、校讎、裝訂、編目、收藏、曝書等八則,每則都有詳盡的闡述。作者認為圖書是天下之至寶,人身之至寶。他提出的藏書購求原則是:內容上“首重經史,其次子集”;版本方面,尊崇宋元本書,“務求舊刻秘鈔,完全善本為妙”。作者非常重重視對藏書特別是宋元舊本的鑒別,並提出一整套鑒別古書版本的方法和標準。“校讎”一則,通過對校勘應具備的條件和工作方法的闡述,強調校勘工作的重要性和嚴肅性。在“編目 ”一則中,作者主張藏書應編四種目錄:一編大總目錄,二編宋元刻本鈔本目錄,三編分類書櫃目錄,四編書房架上書籍目錄,並具體說明每種目錄的編制方法。在“ 裝訂”、“收藏”、“曝書”三則中,他對長期以來行之有效的各種文獻典藏方法作瞭簡明介紹。該書較系統地總結瞭中國古代藏書工作的經驗和方法,對後來的私人藏書傢有一定影響。該書由黃丕烈刻於《士禮居叢書》中,另有《昭代叢書》本、《藕香零拾》本。1957年古典文學出版社予以重印,與《澹生堂藏書約》合訂為一冊。(見彩圖)

清代孫從添著《藏書紀要》 北京圖書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