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為1902年建的京師大學堂師範部圖書室,1917年經王桐齡、張之軒贊助,正式成立北京高等師範圖書館。1931年、1941年先後併入女子文理學院和女子師範學院的藏書。1952年接收輔仁大學藏書16萬冊。以後陸續接收傅仲蓀、譚丕模、黎錦熙等學者的贈書。至1990年底,館藏262萬冊,其中中文圖書225萬冊,外文圖書37萬冊。中文圖書以教育及文史類較為豐富,藏有清末以來的較為系統的中小學教科書和師範講義,特別是中華民國時期(1912~1949)的中小學課本。。外文圖書包括英、法、德、西班牙、俄、日等10餘個文種,其中有一批文藝善本,多為1529~1800年的羊皮封面書。期刊合訂本14500餘種21萬餘冊。訂購中文現刊 2500餘種,外文現刊 1400餘種,中文報紙130種。收藏有清同治年間的《申報》、光緒年間的《正宗愛國報》、《京都日報》,以及自1904年起的《東方雜志》、自1905年起的《國粹學報》。古籍線裝書 2萬餘種40萬冊,包括善本書1536種,22544冊,其中有明清手稿、鈔本、刻本和明代版畫集等。還藏有地方志2300餘種,古籍叢書1300種。

  該館原有館舍面積9300平方米。後利用邵逸夫先生捐款、國傢教委撥款以及自籌款等於1989年11月建成瞭面積為1.3萬平方米的新館(使用面積約9700平方米)。

  該館設有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文藝類、外文書 4個開架借閱書庫,14個閱覽室中除善本書、港臺書、工具書和庫本書等4個閱覽室外全部開架,基本書庫對副教授以上人員開放。在新館設有11個閱覽室、32個小研究室,有閱覽座位1166個,另建有 8個大書庫,庫內配有92個閱覽座位。新館還設有學術報告廳、語音室、視聽室(可容納253人)、特藏展廳、計算機室、終端機控制室、縮微閱覽室、縮微復制室及復印室等。該館設有采訪編目部、流通部、報刊部、閱覽部、技術服務部、自動化部、典藏部、業務研究部和館辦公室。工作人員129名,其中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9人,中級職稱36人。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以及國內的 600多個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建立有資料交換關系。該館還為在校學生開設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見彩圖)

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新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