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品從印張加工成冊的工藝方法。主要有平裝、精裝和線裝3類。

  平裝 加工工藝(如圖)。

平裝加工工藝

  ①折頁。有平行折、垂直交叉折、混合折3種方式。②配頁。有配帖和套帖2種方式,除騎馬訂裝用套帖法配頁外,其餘多用配帖法。③訂書。鐵絲訂是用鐵絲穿訂書芯,一般用於200 頁以下書刊,過厚則不便翻閱。騎馬訂裝是把包括封面在內已套合的整套書帖,用鐵絲釘從書脊折縫處穿訂彎腳,適用於100頁以內的印刷物。縫紉訂應用縫紉機穿線原理,沿訂口處用線縫牢,適於訂100頁左右較薄的書籍,鎖線訂是將各帖書頁串線相互鎖連,具有能訂厚本書、便於翻閱的特點,可用於平裝和精裝。塑線燙訂是用特制塑料線在加熱條件下將一本書的各帖粘接在一起的方法。書頁能攤平,訂書牢度高,可用於平裝和精裝本。無線膠訂是用水溶性膠粘劑(聚醋酸乙烯乳液、聚乙烯醇等)或熱融性膠粘劑(聚酯型、聚酰胺型、聚乙烯醋酸乙烯型等) 粘接書頁成冊,適用於平裝和精裝本。④包封面,又稱包封皮。平裝書多在包封面前於書芯前後沿以環襯頁,並在完成包封面過程中於距書背約5毫米處軋出折痕,以便翻閱。簡陋的平裝本本不沿環襯頁,封面直接包住書芯,往往漿糊外溢,翻閱不便,且易損傷。帶勒口的平裝本,是在沿好環襯頁的書芯與書背對應方向的書口先行裁切後,再刷膠包面,並將封面大於書芯的部分沿書口勒齊折平,最後裁切天頭地腳成冊。勒口的折回部分常印以本書的內容提要或廣告。⑤切書。主要用三面切書機將書刊的天頭、地腳、書口3邊按規定尺寸一次裁切。有多本堆切和單本連續裁切2種切法。勒口書作兩次裁切。作為毛邊設計的書籍不進行裁切。

  精裝 工藝流程(如圖)。

精裝工藝流程

  ①書芯加工。工藝要求高。圓背有脊書芯的扒圓孤度約130°左右。圓背無脊書芯,隻扒圓不起脊。方背書芯不起脊。扒圓、起脊一般用機械完成。隨後粘貼頂帶、背脊紗佈、卡紙條或無紡佈條,完成書芯制作。②書殼制作加工。書殼由面料、紙板芯及中徑紙組成。面料分整料制殼和拼料制殼兩種。有全紙面、全佈面、漆佈面、仿革面及佈腰紙面等。多以機械加工,用料及規格特殊的小批量產品則以手工制作。制作圓角書殼時,紙板芯先經切角,書殼的前後封及背脊以各種色箔或金屬箔燙印文字、圖案或燙壓無色的文字圖案浮雕。多冊成集精裝書的書殼,用料、色澤、圖文燙印位置等應保持規格一致。③套殼,又稱上書殼。有手工和機械套殼不同方法,後者由刷膠、套殼、壓槽等工序連續進行。套殼工藝直接影響成品的質量和外觀,如控制掃襯施膠量,不得使書芯濕皺、書殼弓起,頭腳、飄口規格一致,壓槽深度適當,槽線端正平直,以保護書籍不變形,閱讀方便,造型美觀。

  線裝 又稱中裝、本裝、古裝,為中國傳統的書籍裝訂形式。多為手工操作。主要工序有開料(裁頁)、折頁(又稱折書)、排書、齊欄、串紙釘、粘面、切書、線訂、排線、貼簽條、印書根等。有“簡裝”、“精裝”之分,前者不包角,不勒口;後者則包角或勒口,封面材料較講究精致。成集的線裝書,專作書函或書夾包藏,以保護書冊、增強藝術感。

  

參考書目

 林啟昌:《裝訂加工技術》,東亞圖書公司(香港),1980。

 陜西機械學院印刷機械教研室:《裝訂機械概論》,印刷工業出版社,北京,1984。

 馮瑞乾:《印刷工藝概論》,印刷工業出版社,北京,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