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培養新聞工作人員而進行的綜合性系統教學。

  早期的新聞教育 中國最早的新聞教育機構,是1918年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開設的”新聞學講座”。中國的大學中正式設立的第1個新聞學系,是1920年上海聖約翰大學創立的報學系。此後,陸續創辦的大學新聞系主要有1923年創辦的北京平民大學報學系,1924年成立的北京燕京大學新聞系,1928年成立的上海民治新聞學院(後改名為民治新新聞專科學校) 新聞系,1929年成立的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以及蘇州的社會教育學院新聞系、廣州的國民大學新聞研究班和中央政治大學新聞系等。1949年在校生共有460餘人。

  中國共產黨創辦的新聞教育事業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年代主要通過新聞工作實踐培養新聞幹部,但也註意創建新聞教育事業。1921年毛澤東在長沙創辦的湖南自修大學中設有新聞學科。1939年延安中國女子大學設置過新聞系。此外,延安大學文學系設有新聞學課程,華中建設大學文教系辦有新聞訓練班。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聞事業進一步發展,主要新聞校系和新聞培訓班有華中新聞專科學校(後改為蘇南新聞專科學校)、華北聯合大學新聞系、華東新聞幹部學校、中原大學新聞系等。1948年,中共中央召集華北部分記者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集中學習,劉少奇作瞭《對華北記者團的講話》。同年9月,新華通訊社總社在西柏坡開辦瞭一期新聞訓練班,1949年6月,該社又在北平(今北京)香山辦瞭兩期新聞訓練班。上海也成立瞭華東新聞學院。這些新聞教育機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聞事業的發展,培養瞭大批專業骨幹,也為中國社會主義新聞教育打下瞭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新聞教育事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對新聞教育事業進行瞭調整和改革。合並或撤銷一些建國前創辦的新聞院系,又新成立一些新聞教育單位:1949年創辦北京新聞學校,1953年在院系調整後的北京大學中文系設置新聞專業,1954年在中共中央高級黨校開辦新聞班,1955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增設新聞系,采取理論與業務並重的方針,進行系統的新聞教育。

  1958年以後,中國新聞教育事業有較大發展。江西大學、杭州大學、暨南大學等都先後創辦新聞系或新聞專業。1959年北京廣播學院成立,這是中國第1所專門培養廣播、電視新聞人才的高等院校。此後,各新聞單位還創辦不少培訓在職新聞幹部的學校或訓練班。當時強調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比較註意理論聯系實際,重視實踐環節,但課堂學習的時間受到一定影響。

  中國新聞教育事業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嚴重破壞,1978年後開始恢復,並有較大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於1978年建立新聞系,開始招收新聞學研究生。四川大學、山西大學、河北大學、鄭州大學、廣西大學等都開辦瞭新聞專業,廈門大學設立新聞傳播系。一些省創辦瞭業餘新聞學院和廣播電視中等技術學校。

  1983年,中共中央宣傳部和國務院教育部聯合召開建國以來第1次全國新聞教育工作座談會,提出《關於加強新聞教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加快新聞教育事業的發展。此後,中國的新聞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到1988年,全國除臺灣省外,已有48所全日制高等院校設有新聞系或新聞專業,在校學生11085人。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也開設瞭新聞專業方面的課程。主要培訓在職新聞幹部的,有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辦的職工新聞學院和四川新聞管理幹部學院等。此外還有新聞刊授、函授學院及大量新聞進修班、短訓班、專題講座等各種教學方式,從而形成瞭一個多層次、多渠道的新聞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