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微型電子電腦、陰極射線管、照排主機及一些週邊、附屬機件組成的排版系統。主機不採用從字版以整個字為單元輸出的排版方式,而是先將字元按照黑白線段法或輪廓線法等分解成“0”及“1”的數位化資訊,存入磁性記憶體中。排版主機由文字排版控制、輸出控制及輸出部分組成。輸入部分的操作通過鍵盤(也可以通過電信系統、電子電腦運算輸出等方式 ),將需排的字元編碼記錄在穿孔紙帶、磁帶、軟碟或光碟上。排版時將它裝入輸出控制部分,經過處理及按規定的排版指令輸送到輸出部分的陰級級射線管組上。字符顯示有飛點掃描、磁心存儲與專用的文字信號發生器3種方法,可以單字、字行或整頁呈現在陰極射線管顯示屏上。再經過簡單的光學系統或直接在感光材料上成像,成為制作印版用的底片。采用信息化的方法進行排版,基本上省去瞭機械動作,充分發揮電子計算機操縱排版的功能,速度可達600~4000字符/秒。能在熒光屏上顯示版面,便利編輯校改,或利用其他信息處理方式,直接輸入組成版面,而且還可以與社會上的信息渠道溝通。是排版歷史上又一次革新。

陰極射線管照排原理圖

  20世紀70年代後期,日本在此基礎上研制生產瞭適於漢字排版的照排系統。代表機型是寫研公司使用美國奧托羅吉克公司的APS-μ5組成的塞普窗系列和森澤公司與英國連諾公司合作推出的森澤-連諾照排機系列,是日文和漢字排版的主要機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