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通訊社。簡稱“新華社”。

  歷史 前身為紅色中華通訊社,簡稱“紅中社”。1931年11月7日創建於江西省瑞金縣,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根據地建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機關通訊社。同年12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機關報《紅色中華》創刊後,通訊社與報社為一個機構。紅中社對外播發新聞的呼號是 C.S.R.(Chinese Soviet Radio)“中華華蘇維埃無線電臺”的英文縮寫),被新華社沿用至1956年9月改用漢字模寫廣播為止。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開始長征,紅中社停止新聞廣播。1935年11月在陜北恢復廣播。1936年底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為適應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新形勢,1937年1月,中共中央決定紅中社改名為新華社,《紅色中華》改名為《新中華報》。1月25日開始用新華社名義向全國發佈新聞。

  1939年初,新華社同新中華報社分開,單獨建立機構。此後,新華社與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延安)一起,常駐延安清涼山,至1947年撤出延安止。1940年12月30日,新華社開辦口語廣播,名稱是延安新華廣播電臺,即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前身。1944年9月1日新華社創辦對國外英語廣播。抗日戰爭時期,新華社的組織和業務逐步發展。總社不斷擴大,並在華北、晉綏、晉察冀、山東、華中各抗日民主根據地相繼成立分社。當時,由於敵人的分割封鎖,新華社成為抗日民主根據地對外發佈新聞的唯一渠道。

新華社北平(今北京)分社發行處(1946)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新華社的事業迅速發展。1946年5月,新華社總社改組機構,加強編輯部的力量,同時向各主要戰場派出隨軍記者或記者團。之後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各野戰部隊陸續建立前線分社和野戰軍總分社,在各兵團和軍建立分社和支社。1947年3月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撤離延安,新華社留小部分人員組成工作隊,跟隨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轉戰陜北;大部分人員轉移到河北省涉縣堅持工作。此時《解放日報》停刊,新華社擔負中共中央機關報、通訊社和廣播電臺的任務,不僅發佈新聞,還發表重要社論和評論,成為中國共產黨中央指導全國革命鬥爭的重要工具。1948年5月,新華社遷到河北省平山縣。總社與轉戰陜北來此的工作隊會師。新華社國外事業建設開始於1948年,第1個國外分社是佈拉格分社。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新華社逐步統一和調整瞭全國各地的機構,成為集中統一的國傢通訊社,擔負著全國性通訊社的任務。

新華社佈拉格分社(1948)

  現狀 新華社的主要任務是:采集和發佈有關中國和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其他一切重要的、能引起共同興趣的新聞和信息;同時,經過調查研究,向中央和各部門提供參考材料。

  新華社總社設在北京。設有總編輯室、社辦公廳、國內新聞編輯部、國際新聞編輯部、對外新聞編輯部、新聞攝影編輯部、體育新聞編輯部、經濟信息編輯部、參考材料編輯部、通訊技術局、外事局、幹部局、事業發展局、機關事務管理局、教育培訓中心、中國照片檔案館等。另有3個社屬機構:新聞研究所、新華出版社、中國新聞學院。並有若幹社辦企業,如中國新聞發展公司、中國國際信息資料中心、中國圖片社、印刷廠等。

  1988年,新華社有工作人員7000人,其中國外分社500人,國內分社1200人。國內除臺灣省外,在30個省、市、自治區以及香港、澳門均設有分社,在一些經濟特區和開放城市設有支社或記者站。在人民解放軍中設有分社,並在海軍、空軍及各大軍區分別設立記者組。在國外,設有98個分社和亞太、中東、拉美、非洲地區4個總分社。

  新華社每天向國內中央級報紙發稿4~5萬字;向省、市、自治區級報紙發稿3~4萬字;向地、縣級報紙發稿1 萬字。向國內各廣播電臺、電視臺用專線播發新聞,每天120~150條,每條平均200字。國內經濟信息專線每周發稿3次,訂戶2萬傢。還向國內報紙、電視臺每天發新聞照片60張左右。

  新華社使用中、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6種文字對國外播發新聞。日發稿量為:中文2萬字、英文5.5 萬字、法文4.3萬字、西班牙文5.7萬字、阿拉伯文1.7萬字、俄文1.3萬字。每天向國外發新聞照片20張左右。還用多種文字向100多個國傢和地區寄發特稿,向國外300傢用戶提供傳真或航寄新聞照片。每天抄收國外40多個通訊社和電臺的電訊100餘萬字。

  新華社在香港地區和國外建有9個出稿站,分別出版和發行新華社新聞稿。在香港和巴黎、倫敦還設有圖片出稿站。1982年以來在亞洲、拉美、中東、非洲、北美、西歐、東歐的50個國傢和地區建立電傳供稿點,向當地報紙、通訊社、電臺等300多傢訂戶提供英文、法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俄文、中文的電傳新聞。

  在通信技術方面,新華社總社在外文編輯和新聞圖片方面已建立計算機處理系統,在國內建成總社同全國76傢中央、省、市、自治區和地區報社及電臺之間的中文微機通信網,還建成總社同地、市報紙專用電路58條,總社同國內各分社(支社)之間的專用線路34條。此外還建成紐約、巴黎、倫敦和香港4個自動轉報站的自動轉報系統,北京與紐約、巴黎、東京和香港之間的衛星話路以及49條國際通信報路和9條短波無線廣播電路,初步形成瞭以北京總社為中心的國際、國內的通信網絡。新華社先後同80多個國傢的政府新聞部或通訊社簽訂或達成協議,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交換新聞和新聞圖片。

  新華社還出版瞭多種報刊,主要有:《新華社新聞稿》、《新聞照片》、《參考消息》、《經濟參考》、《半月談》、《瞭望》周刊(包括海外版)、《環球》、《中國記者》(原名《新聞業務》)、《攝影世界》、《經濟信息》、《農村大世界》、《世界經濟科技》、《對外報道參考》、《外文報刊資料》等。

  新華社由一個長期以國內為主的單一的通訊社,開始走向世界,成為多層次、多渠道、多功能的新聞報道體系,並為社會提供多方面的服務。

  該社歷屆主要負責人,在紅中社時期,先後為周以栗、王觀瀾、楊尚昆、李一氓、沙可夫、瞿秋白、任質斌; 抗日戰爭時期為廖承志、李初黎、沙可夫、向仲華、博古;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為廖承志、胡喬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歷任社長有陳克寒、吳冷西、朱穆之、曾濤、穆青等。(見彩圖)

新華通訊社新聞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