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圖書展覽和銷售結合進行的一種發行方式。小型展銷,在書店門市部(或其他場所)辟出部分場地,陳列、銷售有關專題的圖書;大型展銷,需租借臨時場地(如展覽館、公園等公共場所 )組織展出和銷售。圖書展銷還可分為:定期展銷(在固定地點,每年按期舉辦,多為大型展銷);非定期展銷(多為配合某些紀念活動臨時舉辦的專題展銷)。

  1825年,德國書商首次在萊比錫舉辦圖書展銷。此後,每年舉行一次。1949年,德國出版商和書商協會在法蘭克福舉辦辦圖書博覽會和圖書展銷會,逐步發展成國際性書展,不僅銷售圖書,還進行版權交易。匈牙利圖書周從1929年以來,每年5月底由政府當局和圖書館委員會、作傢協會、全國婦女委員會等單位籌辦,在首都佈達佩斯和許多州的城市街道、廣場設立書攤、書棚展銷圖書。西班牙每年舉行若幹次書籍博覽會和展銷會。為紀念M.de塞萬提斯逝世,各大城市每年4月舉辦書展,所有圖書降價10%或15%出售。每年一次的埃及開羅國際圖書博覽會是非洲最大的圖書博覽會,埃及人稱“書展”為“書節”,一般降價15~20%銷售圖書。英國經常由出版社發起並資助,在書店舉辦各種專業書展銷。英國書店每年在聖誕節後,舉辦為期2~4周的降價書展銷,對折優待。日本東京八重洲書店設有展銷廳,經常展銷各類專業書。

  中國的明清時代,在科舉考試期間,一些書坊到考場門前展銷經、史、子、集等類圖書以及考試參考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各地新華書店配合重要節日,紀念日和專題讀書活動,經常舉辦各種類型的圖書展銷,還組織力量深入工廠、礦山、學校和廣大農村進行巡回展銷。1986年4月在北京中國革命博物館舉辦的“全國圖書展覽”,參展的出版社有300多傢,展出圖書3萬餘種,期刊300多種。北京市新華書店在展場設立大型銷售部,讀者流量達40萬人次;同時在全市書店設立20多個書展銷售點,共售出圖書700多萬冊。

  組織大型綜合性的圖書展銷,一般由大型書店與出版社、社會團體聯合舉辦,或書店、出版社單獨舉辦。舉辦單位事先要制訂周密計劃,組織貨源,選擇場地,精心佈置,尤其要做好宣傳工作,如通過新聞、廣播、電視發佈消息,編印、分發各種海報、宣傳品等。舉辦小規模或專業專題性圖書展銷,不受圖書品種、數量多少,場地大小或人力安排等條件的約束,由書店隨時配合重大活動和各類讀者的需要,組織展銷活動,比較靈活。還可運用展銷車(到農村、牧區 )、展銷船(到水鄉、湖區、海島 )供應圖書,可使展銷活動更為廣泛深入。

安徽滁縣、定遠、全椒新華書店聯合舉辦圖書展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