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歷史悠久、影響廣泛的商業性報紙。原名《申江新報》。1872年4月30日創刊於上海。由4名外僑合資創辦,英商美查負責經營。初為隔日報,從第5期改為日報。1909年中方經理席裕福購進,產權始為中國人所有。1912年由張謇、趙竹君、應德閎、史量才、陳冷等5人合股接辦。後張、趙等人退出,由史量才獨資經營。1941年侵華日軍進駐上海租界後,一度在日偽控制下出版。抗日戰爭勝利後為中國國民黨接收。1949年5 月上海解放後停刊。先後歷時78年,其間外國人經營377年(1872~1909),史量才經營22年(1912~1934)。美查經營時,是一張以牟利為主要目的的商業報紙。從創刊起,主筆都是中國人。報紙內容註意適應不同讀者的要求。重視采用西方通信、印刷等方面的先進科學技術和報業管理經驗。為瞭及時向讀者提供更多的信息,一方面用重金聘請特約訪員,一方面利用當時先進的通信設備加速新聞的傳遞。創刊不久,就在杭州設置瞭第1個外埠通訊點,後又在北京、天津、南京、漢口、福州、廣州、長沙、四川等省市和香港建立通訊網絡。1874年日軍侵犯臺灣時,特派訪員前往戰地采訪,及時發表瞭當時不多見的“軍事通訊”。1881年,上海、天津間初通有線電報,翌年1月16日,《申報》就刊出由天津訪員發至上海的電訊稿。自史量才接辦後,報社業務有很大改進:更新瞭印刷設備,擴建瞭館舍;報紙上增辟瞭新的專欄。1930年,申報館成立總管理處,邀請陶行知任顧問,黃炎培、戈公振任總管理處設計部正副主任。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申報》宣傳抗日、民主、進步和憲政,獨傢發表宋慶齡題為《國民黨不再是一個革命集團》的重要宣言,並連續報道宋慶齡、蔡元培等人發起組織的“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的活動。副刊“自由談”也進行瞭改革,聘黎烈文任主編,大量發表魯迅、茅盾、巴金等進步作傢的小說和雜文。此外,還出版《申報月刊》、《申報年鑒》,興辦補習學校、流通圖書館(李公樸為該校和該館負責人)等多種社會公益事業,在社會上產生瞭廣泛影響。創刊時報紙發行600份,1932年銷數增至15萬份。

《申報》1897年7月1日版

  《申報》由於刊行時間較長,在中國近報刊的業務改革中經常處於領先地位,受到讀者的歡迎和同行們的重視,在中國新聞事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刊載的稿件,涉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有人稱它是研究中國近代史的“百科全書”。

  

參考書目

 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太原,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