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費逵

  中國出版傢。字伯鴻,幼名滄生。祖籍浙江桐鄉。1886年9月17日生於陝西漢中,1941年7月9日在九龍病逝。早年在南昌熊氏英文學塾學習英語,後至武昌任塾師,又與人合夥開設新學界書店,自任總理。1905年接辦《楚報》,任主主筆,不久因《楚報》被清廷查封,避走上海,先後任職於昌明公司上海支店和文明書局,同時還擔任上海書業商會評議員兼書記。1908年進入商務印書館,初在編譯所任國文部編輯,次年升任出版部部長。當時商務印書館正致力於編輯出版教科書。他創辦主編《教育雜志》,以討論教育學術為名,加強與學校聯系,大力推廣商務的教科書。又經常在雜志上撰文,宣傳教育救國,倡議教育改革,並主張整理漢字,提倡白話文。1912年創辦中華書局,任經理。初以編輯出版學校教科書為主,因內容新穎,一舉奪取瞭商務印書館的教科書營業。此後,營業規模漸大,遂擴充編輯部,聘請梁啟超、馬君武、范源濂等人入局工作,除出版教科書及有關讀物外,還出版《大中華》(梁啟超主編)、《小說界》、《實業界》、《中華教育界》、《學生界》、《婦女界》等8種雜志。從1919年起,他擔任中華書局總經理兼編輯所長,又創刊瞭《改造雜志》、《少年中國學會叢書》和《少年中國》月刊等。1936年,中華書局在上海澳門路建成印刷廠和編輯所。同年,陸費逵擔任董事長。此時,中華書局已有分局、支局共37處,分佈全國各地。在他主持工作的近30年中,中華書局共出版圖書4000餘種,1萬餘冊,主要有《中華百科叢書》、《大學用書》、《聚珍仿宋版二十四史》、《中華大字典》、《辭海》和各種專科辭典,重印的有《四部備要》和《古今圖書集成》等。隨著中華書局營業的迅速發展,陸費逵擔任上海書業同業公會主席、中華工業總聯合會委員等職。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他移居香港,設立中華書局辦事處,主持香港分局工作,曾連任國民參政會第一、二屆參政員。主要著作有《世界教育狀況》和《教育文存》5卷,《青年修養雜談》和《婦女問題雜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