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1911年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在廣州和香港出版的報刊。

  香港地區的革命報刊 這一時期在香港出版的革命報刊近20種。1900年1月25日創刊的《中國日報》,是興中會的第1個機關報,也是革命派在香港創辦的第1傢革命報刊。1904年1月,原《中國日報》記者鄭貫公另創辦《世界公益報》,進行革命宣傳。因言論激烈受到股東反對,鄭被迫退出該報。同年3月,鄭貫公再創《廣東日日報》,鼓吹以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其附刊名“無所謂”,以港穗人民喜聞樂見的說唱形式宣傳民主革命,頗具特色。1905年6月,鄭貫公又與黃世仲、陳樹人等創辦《有所謂報》(全稱《唯一趣報有所謂》)。這是一張宣傳民主革命的通俗小報,內容分莊、諧二部,言論更為激烈,形式更加多樣,文字更加通俗,“當時一紙風行,為香港各報之冠”。1906年鄭貫公去世後停刊。此後在香港陸續出版的革命報刊有《香港少年報》、《東方報》、《新少年報》、《真報》、《珠江鏡報》和《時事畫報》等。

  廣州地區的革命報刊 這一時期,廣州先後出版的革命報刊有《群報》、《國民報》、《廿世紀報》、《廣東白話報》、《南越報》、《平民日報》、《可報》、《人權報》、《軍國民報》、《天民報》、《中原報》、《時事畫報》等17種。其中,《群報》創刊於1905年,主筆為盧諤生、胡子駿等,是革命黨人在廣州創辦的第1 傢報紙。《平民日報》創刊於1910年10月,由廣東著名革命黨人鄧慕韓、鄧警亞、盧博郎、李孟哲、陳樹人編輯,“以提倡大舉暗殺為目的,發揮人道大同為宗旨”,大力揭露清政府的假立憲活動,同立憲派報紙進行辯論,有較大影響。1911年8月曾改名《齊民報》,辛亥革命後恢復原名繼續出版,1913年被廣東軍閥龍濟光查封。《時事畫報》創刊於1905年9月,旬刊,由著名革命黨人、嶺南派畫傢潘達微、高劍父、何劍士等編輯。1907年冬停刊,1908年秋由潘達微等人在香港復刊一段時間,辛亥革命後繼續在廣州出版,1913年停刊。該報是研究廣東近代時事畫、政治諷刺畫和嶺南畫派的重要資料。

  港穗地區是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從事反清武裝起義和革命宣傳活動的重要地區。在這一地區出版的革命派報刊,有不少實際上是革命黨人集聚力量、從事聯絡和武裝起義準備活動的秘密基地。他們所進行的有關民族民主革命的宣傳,在讀者中有較大影響,對這一地區革命形勢的發展起瞭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