彙集詞語、概念或獨立的知識主題,按照一定順序編列,並按不同要求逐一提供必需的資訊,供人尋檢查閱的工具書;是同年鑒、手冊、表譜、書目、圖錄等並列的工具書類型之一。在中國,辭書是字典、辭典和百科全書的總稱,或辭典和百科全書的總稱(因字典是語文辭典的一種類型,可歸入辭典)。也有人認為辭書即辭典,不包括百科全書。但由於百科全書往往以辭典作為第二書名,且在類型劃分上常被歸屬於辭典,編纂方法上又與辭典有不少共同之處,所以持辭書包括百科全書的人較多。

  在日本,“辭書”和“辭典”(就狹義而言專指語文詞典)是同義詞,凡辭典、字典、字書、字引都可以稱為辭書。以專科詞語為對象的辭典稱為“事典’,但也有稱作辭典的,如百科辭典、哲學辭典等。

  “辭書”一詞,始自1915年的《〈辭源〉說略》,後為1936年的《〈辭海〉編輯大綱》所沿用。但“辭書”這一稱謂,一般認為是近代從日本傳入的,是日本利用漢字創造出來的譯名。

  辭書的分類說法不一,《〈辭源〉說略》和《〈辭海〉編輯大綱》(1936)將辭書分為專門辭書(包括百科全書和專科辭典)和普通辭書(包括語文辭典和綜合性辭典)。百科全書隻有單語一種,辭典則有單語辭典和雙(多)語辭典之分。單語辭書再分為百科全書、百科辭典、專科辭典、語文辭典、綜合性辭典等類。

  “辭書”一詞,在漢語中也可寫作“詞書”。如《辭源》(修訂本)在出版說明中就寫作“詞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