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全電子化方式在現場進行節目製作的過程。

  在電視發展的初期,由於缺乏輕便小型的電視攝像、錄影設備,使電子化的節目製作隻能在演播室、劇場等一些固定的場所進行。一些要求外景拍攝或實地拍攝的節目,一些事件本身持續時間很長、需要將各個片斷剪接後才能播出的節目,都隻能用拍攝影片的方式來代替電視攝像、錄影。

  20世紀70年代開始,由於積體電路的普及,小型、高品質攝像管的問世和錄影機的實用化,使電電視設備的體積大大縮小。從那時起,逐步形成瞭電子現場制作這一概念。它解脫瞭演播室的束縛,制作出的節目更加自然、樸實、親切,更具有現場感和吸引力,既發揮瞭電子設備制作的優越性,又節約瞭後期加工處理的時間和成本。

  電子現場制作所使用的技術設備,主要是根據場地、道路和拍攝條件而設計的中、小型電視轉播車。與大型轉播車相比,它們具有如下特點:車體小巧、靈便;發動機功率大,對不同道路適應性強;車上配備的電視設備大都小型、輕便;一般都裝有車載發電機供電設備,可在任何條件下拍攝。80年代初,又出現瞭可以自由拆裝的小型電視設備,它的視頻切換臺、視頻監視單元等設備都可以由一個人搬走,更增加瞭使用的機動靈活性。

  電子現場制作日益成為電視節目制作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