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委員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機關報,也是北京市人民的報紙。1952年10月1日創刊。日出對開1張。向國內外發行。日發行量60萬份(1988)。

  《北京日報》以北京市人民為主要讀者對象。任務是宣傳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方針、政策,報導北京市各方面建設情況,傳播先進經驗,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從多方面為讀者服務。50~60年代關於天橋商場提高服務品質、南韓繼農業生產大隊持續增產以及張百發、李瑞環、倪志福等先進人物的的報道,影響廣泛。進入80年代以後,重視加強報紙的指導性和服務性,向讀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增強報紙的地方特色。關於張潔世、張秉貴、王桂榮等先進人物和首都鋼鐵公司推行經濟責任制、竇店大隊推行農業機械化、發展多種經營等重點報道,社會影響較大。設有“廣場”“學習與生活”“學科學”等專刊、副刊,“市場短波”“讀者來信”“北京人看外國”“外國人看北京”“人物與北京”“百花苑”等專欄。

  北京日報社每年收到通訊員和讀者來信、來稿約25萬件,接待讀者來訪約4000人次。報社還廣泛開辟為人民服務的新領域,舉辦瞭“愛我中華,修我長城”贊助活動、“新中國新北京知識競賽”活動、以《我的爸爸、我的媽媽、我的老師》為題的征文活動和“教師學生夏令營”等多種社會活動。

  北京日報社同時出版3種報紙和2種刊物。除《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外,還有《北京日報(效區版)》( 周3刊)、《宣傳手冊》(半月刊)、《新聞與寫作》( 月刊 )。1982年成立瞭北京日報出版社,先後出版瞭《三希堂法帖》、《首鋼經濟責任制》等204種書籍,印發1800多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