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益都蘇埠屯村出土的商晚期青銅器。1965~1966年,山東省博物館在益都蘇埠屯村發掘瞭4座商代墓葬和1座商代車馬坑。其中1號墓規模之大,殉人之多,僅次於河南安陽武官村大墓,是商王陵以外最大的商代墓葬,可以認為墓主人的身份是僅次於商王的方伯。但此墓曾被盜掘,墓內殘留銅器有鼎、斝、爵、矛的殘片及鉞、戈、鏃、鈴、斧、錛等。內有2件銅鉞,器身透雕人面形紋飾,作雙目圓睜、張口露齒狀。一件長31.7釐米,寬35.7釐米;一件長32.5釐米,寬34.5釐米,形體體巨大,為銅兵器中罕見。在其中一件鉞的正反兩面,各有一個“亞醜”銘文,另外在一件銅爵殘片和一件銅錛殘片上,也都有“亞醜”銘文。早在1931年,蘇埠屯村就曾出土兩組銅器,其中一組有鼎、爵、觚、觶、鬥等,在觶的圓足內也發現有“亞醜”銘文,《山東金文集成》輯錄蘇埠屯出土的6件銅矛,也都有“亞醜”銘文。此外,在傳世青銅器中,還有不少有“亞醜”銘文,但多無確切的出土地點。由於蘇埠屯村屢次出土“亞醜”青銅器,所以有人設想這裡可能是“亞醜”族的墓地。據文獻記載,商末周初這一帶為薄姑氏所居,因而這批青銅器應該是薄姑氏的遺存。

益都商代青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