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代書法傢顏真卿的書法真跡。顏真卿(709~785)字清臣,瑯琊臨沂(今屬山東省)人。唐代富有創新精神的大書法傢,開元年間舉進士,任殿中侍禦史。玄宗天寶年間曾參予平定“安史之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此卷為紙本,行書,縱28.2 釐米,橫75.5釐米。全文共234字,又塗抹34字,合268字。此文稿是顏真卿為悼念在“安史之亂”中殉難的侄兒季明及兄長杲卿而寫的一篇祭文手稿,書於唐肅宗乾元元年(758) 。《文稿》不僅實錄瞭當時的史實,有重要要的歷史價值,而且也是一件法書藝術珍品。此書或若篆籀,或若鐫刻,真、行、草體兼備,縱筆豪放,有一瀉千裡之勢,時出遒勁,雜以流麗,其妙解處殆出天然。書傢把鬱結胸中的悲憤之情發於毫端,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件傑作。

顏真卿《祭侄季明文稿》卷

  該卷後紙有鮮於樞、張晏、周密、屠約、僧德、徐乾學、王頊齡、弘歷等人題跋和觀款。本幅前後有鮮於樞、張晏、趙孟峞、喬簣成、吳廷、王永寧、徐乾學、王鴻緒、王項齡等傢鑒藏印記及乾隆、嘉慶諸璽。《宣和書譜》、《雲煙過眼錄》、《石渠寶笈·續編》等書著錄。此稿曾經宋宣和內府及元代鮮於樞、張晏、明代吳廷、清代許弘勛、徐介錫、徐乾學、王鴻緒、王頊齡收藏,後入清內府。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