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宋文學傢、書法傢蘇軾的集帖拓本。共5冊,其中4冊裝潢同,共59開,縱29.5釐米,橫21.5釐米,紙圈檔。帖前有小荷女史畫東坡小像,並有吳榮光眉批90多條和張維屏、何紹基、陳其錕題跋,鈐印有“潘氏聽樓藏”、“季彤心賞”、“弢齋秘笈”等。對裹潘正煒題簽的藍佈函套。4冊中1冊為信函,3冊為詩文,另一冊25開半,縱30.6釐米,橫23.5釐米。為蘇軾與親友書劄。帖內見原刻“東坡蘇公帖”小標題3個,標題下隱約可見被舊墨塗去的卷數編碼“卷第二十九”、“卷第三三十”。帖首有阮元題字,後有高士奇、成親王、梁同書、鄭孝胥、楊守敬題跋,印章有“晉府書畫之印”,“瑛蘭坡傢珍藏”等。此4冊與單冊曾分別流傳於世,端方於宣統元年搜集在一起,民國初年歸天津徐世昌,現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帖尾有汪應辰(聖錫)所刻題記:“右東坡蘇公帖三十卷,每搜訪所得,即以入石,不復銓次也。乾道四年三月一日汪應辰書”。陸遊《渭南文集》有關於此帖的3 段跋語,其中說:“成都西樓下有汪聖錫刻東坡帖州卷”,“西樓下石刻東坡法帖十卷,擇其尤奇逸者為一編,號東坡書髓,三十年間,未嘗釋手,去歲在京師,脫敗甚,乃再裝輯之”。二者可以映證,歷來稱“西樓蘇帖”。西樓為四川成都古跡,帖石至明時已佚。

  帖中收入蘇軾29~66歲的詩文60餘篇,行、草、楷三體都有,無論在文獻上還是書法上都很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