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區和臨潼縣。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為瞭逼蔣聯共抗日,扣留瞭蔣介石,發動瞭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中國共產黨從國傢、民族的利益出發,特派周恩來等到西安調停,促成瞭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促成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創造瞭條件,推動瞭全國性的民族抗日戰爭。舊址包括張學良將軍公館、楊虎城“止園”別墅、楊虎城將軍新城公館、新城大樓、東城門樓、高桂滋公館、西京招待所、五間廳、兵諫亭。1982年中華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學良公館舊址在西安市建國路甲字69號(原金傢巷五號),總面積約7700平方米,四周砌築青磚圍墻,大門北向。公館以東、中、西3幢磚木結構中西式樓房為主體。樓的平面呈“十”字形。樓分3層,第1層為地下室,室外有緩坡臺階通2層大門,門向北開,小青瓦蓋頂。院內東南有警衛人員居住的平房,西南有中西餐廳。事變發生後,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團到西安調停,住在公館東樓。12月23~24日,中共代表團、張楊兩將軍、南京代表團在西樓舉行三方會談,達成“六項協議”。

  “止園”舊址在西安市青年路中段,為楊虎城將軍別墅。建於1933年,占地約4000平方米。主樓二層為拱頂,飛簷、碧瓦、朱柱的民族形式建築。樓後原為花園。西安事變前後,楊將軍在此與周恩來等人共商救國大計。

  楊虎城新城公館舊址在西安市北門裡,建於1931年,為楊虎城主政陜西時期的官邸。西安事變時期為臨時總指揮部。

  西安城內的新城大樓、高桂滋公館和臨潼華清池內的五間廳、驪山半山腰的兵諫亭是西安事變前後蔣介石居住和藏身的地方。

  西京招待所舊址在西安市解放路,建於1935年,為一座二層西式建築。中間為圓形客廳,兩側各為二層樓房,門向東南。事變當日,十七路軍包圍西京招待所,扣留瞭蔣介石準備在這裡召開“剿共”軍事會談的南京軍政大員。

  1984年成立西安事變舊址管理處,1986年對張學良公館、止園、五間廳、新城大樓、楊虎城將軍新城公館進行維修,基本恢復原貌。現在張學良公館舊址建立瞭西安事變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