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至宋代民間瓷窯遺址。在四川省邛崍縣南河鄉什邡堂村。邛崍,唐至明清均屬邛州,故名邛窯。創燒於隋,盛於唐而終於宋。該窯古無文獻記載,20 世紀30年代始被發現,引起考古界、古陶瓷界重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省博物館、四川省古陶瓷史編寫組曾多次對此窯址進行調查。1984~1987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和邛崍縣文物管理所進行發掘。該窯是邛窯系中面積最大、堆積層最厚的窯址,為四川青瓷最有代表性的古代瓷窯址之一。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窯址東西長530米,南北寬210米,總面積11.13萬平方米。現存由窯具、瓷器(片)、爐渣堆積起來的窯包13個,高者10餘米,低者6~7米。

  窯址內發現9座窯爐,其中龍窯6座,馬蹄形窯3座。龍窯長條形,斜坡式,傾斜度7°~21°之間。窯體由火膛、窯床、煙道等部分組成。窯壁以條磚、匣缽混合砌築,耐火粘土填縫;內壁用粘土塗抹,燒結層甚厚。清理的1號窯爐,長27.4米,寬2.71~3.24米,殘高0.95~2.13米;馬蹄形窯(俗稱饅頭窯)由窯門、火膛、窯床等部分組成(見圖)。窯體前小後大,兩壁微弧,後墻平直,窯門呈長方形。磚砌爐壁,底鋪條磚。內壁用耐火粘土塗抹,燒結層很厚。清理的5號窯爐長2.96米,寬0.32~2.16米,殘高0.31米。窯具用耐火粘土燒制而成,有匣缽、墊座、墊餅、墊環、墊條、支釘。窯址附近有作坊遺址,出土有配料缸、石臼及各式印模等制瓷工具。產品胎質以褐胎、紅褐胎居多,磚紅胎次之,黃白、灰白胎較少。釉色有20多種,以青為主,青中泛白、青中泛灰、青中泛黃、青中泛綠占有相當數量,黃、米黃、芥子黃、茶黃、綠、粉綠、藍、紫藍、褐、黃褐等釉色皆有發現,黑釉器為數極少。

什邡堂邛窯遺址

  什邡堂邛窯的產品種類繁雜,形式多樣,有各種生活用具、文房用品、娛樂用品、人物、動物瓷塑和佛教造像以及少數建築材料。其中有不少器物具有四川地方特色,在其他窯址中很少見,如提梁罐、油燈和各種人物、動物形象的小型瓷塑。這些小型塑像姿態生動逼真,有很高的想像力。器物制作方法,除輪制、模制和手捏外,雕琢成型也是廣泛應用的技法。裝飾技法主要有釉下彩繪、印花、刻劃花、堆貼花4種。釉下彩繪是什邡堂邛窯遺址的精華,“邛三彩”就是以邛瓷的釉下三彩而得名。彩色多用黃、褐、綠、藍、黑諸色。紋飾簡練,民間風味重。有花卉、雲氣、斑點、蟲鳥等。

  在5號窯包附近發現唐代民居建築基址一處,面積約700平方米。基址分上下2層,下層五間為唐代早期,上層四間為唐代中後期。房基為磚石結構,條石、條磚砌築臺基基墻,方磚鋪地。方石柱礎,踏步、垂帶有磚砌、石作兩種。正廳四周有回廊。用長方形條磚鋪地,基址西北兩側有排水溝,註入南河。基址內發現窖穴5個,窖內置瓷罐,其中一個瓷罐內盛滿銅錢,重約40 千克,最晚的是乾元重寶。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先後成立瞭邛崍縣文物管理所和邛窯文物保護小組,對窯址的保護做瞭大量工作。樹立文物保護標志和文物保護區的界樁,砌築瞭唐代民居建築遺址的保護圍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