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薑齊、田齊兩個階段的器物。薑齊青銅器的時代多屬中國春秋中、晚期之交,可由銘文考得年代的主要有:①1957年河南洛陽中州大渠出土的齊侯鑑,系齊靈公媵女之器,時在西元前558年;②舊著錄載北宋宣和五年(1123)齊故城出土古器數十件,其中包括著名的叔夷鎛和鐘,銘文記齊靈公時事,鑄於齊莊公在位時(西元前553~前548),傳世的洹子孟薑壺,飾簡單的波曲紋,也是齊莊公時器;③1963年山東臨朐縣楊善出土鼎、敦、壺、丹、編鐘、鎛等近20件青銅器,其中壺的器主據考考證即齊景公時的公孫竈,卒於公元前539年,鼎有平蓋形式;另外1956年齊故城南堯王村出土鼎、豆、壺等器10多件,鼎與臨朐楊善的平蓋鼎形制接近,上有“國子”之銘,“國子”當為齊國始封君太公之後、世代活躍於齊國政治舞臺的國氏傢族;1893年河北易縣出土鼎、敦、盤、匜各1件,系齊侯嫁女到燕國所作,鼎也是平蓋附耳,敦的形式同於洛陽中州路二期,花紋可推定為春秋中期偏晚,比臨朐楊善所出器物略早。薑齊的器屬春秋晚期,有相當一部分仍采用或保留一部分舊時代的特點,與一般的東周器不同。田齊青銅器舊著錄禮器有齊桓公午的2件敦、1件簋,齊威王的1件敦。此外,陳喜壺也是田齊早期器之一。1857年山東膠縣靈山衛出土子禾子釜、陳屯釜和左關賣3件量器,根據器上銘文可知系左關征稅所用,並以國傢的廩的量器為標準作過校量。兩釜的形制是壺腹雙耳,與常見的東周量器不同。這幾件量器的年代據考證在齊宣王時期,最早不會超過威王晚年,是戰國中期偏晚的器物。東周齊器有其自身的特點,但目前尚未建立其演化的完整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