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之一,美國主要自然史研究和教育中心之一。創建於1869年。位於紐約曼哈頓區中央公園西側,占地總面積7公頃多,建築物為古典形式。

  該館為一私立博物館,由紐約市政府提供房屋和部分事業費。最高權力機構為董事會。館長主管總務、科學研究、公共教育、圖書出版等部門。附屬部門有天文館、編輯部、商店等。

  20世紀70年代,該館擁有標本2000萬號,其中軟體動物200多萬號號,魚類近50萬號,鳥類達100萬號以上。古生物和人類學的收藏在世界各博物館中占居首位,除采自美國境內的標本外,南美洲、非洲、歐洲、亞洲、澳洲的代表性標本也都有收藏,其中從中國搜集去的標本有福建的現代動物、四川更新世化石、雲南第四紀化石、長江中遊的石器,還有蒙古等地的恐龍、哺乳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化石(見圖)。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陳列范圍主要包括天文學、礦物學、人類歷史、古代動物和現代動物5個方面。500~1500平方米大小陳列廳共有38 個。古脊椎動物陳列有魚類化石、早期恐龍、晚期恐龍、早期哺乳動物和晚期哺乳動物等5個陳列室,其中有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霸王龍的骨骼。人類史陳列展示瞭北美印第安人、愛斯基摩人,以及中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土著居民的風俗習慣,其中有人體模型、住所、用具、服飾等等。現代動物陳列,采用該館首創的立體景觀,200隻精美的大型生態景觀,用山川草木等自然環境佈景襯托復原的動物群,並進一步用電影作為陳列背景。礦物陳列中,有世界上罕見的、重563克拉的藍寶石。天文館展出古代中國、法國、德國的天文儀,多架新型蔡斯天文儀和世界上著名的隕石。最大的隕石重34噸。

  除陳列廳外,還有羅斯福紀念廳,紀念美國第26屆總統T.羅斯福對該館事業的支持,並展出他青年時代從事自然考察工作的事跡。此廳也用於舉辦特展,展出自然科學的重要新發現及與時事、社會問題和市民生活有密切關系的專題。還有供業餘愛好者進行各種科學活動的實驗室、自然科學中心和市民中心。

  該館設有動物行為學、人類學、天文學、昆蟲學、兩棲與爬行動物學、無脊椎動物學、哺乳動物學、礦物學、鳥類學、脊椎古生物學等10多個學科研究部,每部都設有實驗室,並在北半球選定瞭5個野外考察與研究點。這些研究部主管標本采集、研究和出版工作,各部主任由專傢權威擔任。

  該館設有圖書館和奧斯朋古脊椎動物分圖書館,藏有自然歷史方面書刊30萬冊左右,其中許多是很有價值的首版專著。該館還是一個出版機構,出版物包括許多專業書刊和大量科普宣傳資料,其中《博物學》雜志和《博物館員》雜志發行量很大。

  該館公共教育部也是主要的業務部門,主管陳列與展覽、對外宣傳、學校服務、接待觀眾、收集放映科教影片以及舉辦科普講座等。該館每年觀眾達40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