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遼代都城遺址。在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林東鎮南。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於神冊三年(918)開始興築,初名皇都,天顯元年(926)擴建,天顯十三年(938)改稱上京,並設立臨潢府,為遼代五京之首。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曾在此挖掘。1962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隊進行瞭全面勘探和試掘。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址由皇城和漢城兩部分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城牆全用黃土夯築,周長8916.9米,殘高55~9米。皇城位於北部,是契丹統治者居住區域,也是初築的皇都。東、南、北3墻都呈直線,各長約1500米,西墻中段位於小土崗頂部,南、北兩端向內曲折,全長約1850米,東、西、北3墻中部殘存有門址,並加築甕城,各墻上殘存有馬面。西墻內的山崗頂部,有一組東向的建築址,應是早期的宮殿遺跡,在此可以俯覽全城。崗下有一大道直向東門,推測皇城最初是以東門為正門。擴建漢城後,城內主要建築都改成南向,皇城南門改為正門。四面城門內都有大街直通大內宮墻外。大內位於皇城中央部位,宮墻墻基已殘毀,大致探明約為長方形,周長約2000米。內有宮殿、門闕、倉庫等建築基址,其中有兩座大型宮殿,建築在高約4米的臺基上。皇城南部有不規整的街道及官署、府第、作坊和寺院基址,其中一座寺院內殘存一軀殘高4.2米的石刻菩薩像,傳為天雄寺遺址。皇城北部地區未發現建築基址,應是文獻所載契丹貴族搭設氈帳的地帶。

  漢城位於南部,是漢、渤海、回鶻等族居住區域,其北墻即皇城南墻,東、南、西3墻系擴築。墻身較皇城低窄,殘墻最高3米,無馬面,現已無法探明原有6座城門的具體位置。原來流經城南的小河,經過多次改道,自城西南角穿過東北角,將城內文化堆積層沖刷殆盡,僅餘靠近皇城南門的小片地區。

  城址附近現存磚塔兩座。一座位於城址東南約3公裡的山坡上,俗稱南塔,為八角密簷式,殘高約25米,尚存7層塔身及塔基,塔剎及簷椽都已塌毀。塔身第1層每面鑲嵌高浮雕石刻佛、菩薩、天王、力士和飛天像。塔東南約50米處有遼代開悟寺遺址,此塔當是開悟寺塔。另一座位於城址北約1.5公裡,俗稱北塔,為六角密簷式,僅存5層塔身,殘高約6米,傳為遼代寶積寺塔。

  遺址的皇城部分,已劃定為重點保護區,20世紀50年代將城內新建的房舍拆除,成為一片草場,嚴禁興工動土,從而得到瞭較好保護。鑒於皇城部分南墻及東南城角已被小河洪水沖毀,1981~1984年間,國傢撥款在小河兩岸興建瞭石塊包砌的防洪堤壩,共長2000餘米。

遼上京遺址平面圖

  

參考書目

 李逸友:《遼代城郭營建制度初探》(載《遼金史論集》第3集),書目文獻出版社,北京,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