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代初中期的皇陵及奉陵邑。在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和巴林右旗境內。遼亡後遭金兵浩劫,地面建築被焚殆盡,慶陵也被掘一空,遂成廢墟。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人曾進行調查和挖掘,出版有《祖州城》和《慶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文物考古部門對遼陵及奉陵邑進行過多次勘測和調查。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祖陵位於巴林左旗哈達英格鄉石房子村西北2公裡山谷中,系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貞烈皇太後、齊天太後陵寢。以其其地有祖山,為契丹始祖興業之地,故名。祖陵三面環山,“鑿山為殿”,南側谷口有土墻阻隔,兩側有建築遺址多處,東側山頂有石雕大龜趺。附近發現契丹大字殘碑1通,鐫刻工整,推測為遼太祖創業碑或紀功碑。陵墓在西北山坡上,石塊壘砌地宮墻身已暴露,前面有享殿遺址、石翁仲及經幢等。

  祖州城位於石房子村西,系祖陵奉陵邑。建於遼太祖天顯二年 (927)。城築於深谷中,依山勢而造,平面呈不規則五劍形,周長約1.8公裡。城垣全系夯築,現高2~3米,基寬8~10米。四面各辟一門,東門北門可見甕城遺址。城內現存數處殿宇及州廨建築基址。城內有內城(子城),外城西北角現存“石室”1座,長7米,寬5.3米,高3.6米,東、西、北三面及頂蓋用四塊修鑿平整的花崗巖大石板卯合而成,折角處以鐵鉤固定,甚為堅固,保存完整,其用途或為幽禁“罪犯”的囚室,或為祭祀祖陵的場所,或為契丹遠祖紀念建築。

  慶陵位於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蘇木北15公裡瓦裡烏拉山(遼稱慶雲山)下,由聖宗東陵、興宗西陵、道宗北陵組成。陵地范圍東西長約5公裡,南北寬約3公裡,現僅存門闕、神道、享殿遺跡。陵中出土的帝、後哀冊,分別用漢文、契丹小字鐫刻,碑身高大,刻工剛勁有力,保存完整,為中國稀世之寶,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慶州位於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蘇木查幹木倫河 (遼代稱黑水) 北岸慶陵之南。一稱插漢城。建於太平十一年(1031)。平面由外城、內城構成“回”字形,東西長1540米,南北寬1650米,在遼代州城中規模最大,僅次於京城。城垣全為夯土板築,現高1~3米,寬10~12米。城內門址、宮殿、街道及園林建築等現僅存廢墟,遺跡歷歷可辨。西北隅現存釋迦如來舍利塔一座,據第五層磚刻銘文,建於重熙十八年(1049),八角七級空心樓閣式,高64米,造型美觀,佛像、伎樂等雕刻精細(見圖)。經多次勘測調查,在塔內發現釋迦牟尼涅槃石刻及磚雕塔記銘等文物。1989年在搭架維修勘查過程中,在“天宮”內發現經卷、佛像、金木塔等珍貴文物。

釋迦如來舍利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