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文字相輔而行的一種書寫系統。它是在文字書寫形式不斷演變的基礎上,為瞭適應快速書寫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通常用比文字簡單得多的筆劃和一些縮寫符號來表示語音或詞語,因而又可看作記錄語言的一種快速書寫方法。

  歐洲速記起源於古希臘。古希臘的速記法以詞為書寫單位,一個詞用一個專用符號表示。要學會表示幾千個詞的詞符才能應用。由於學習困難,這種速記沒有流傳下來。古羅馬拉丁文的第一個速記符號系統,是政治傢西塞羅(西元前106~前43)的的秘書M.T.太羅創造的。太羅速記以拉丁文普通寫法的草書筆畫和一些縮寫字母為基礎,開歐洲草書速記的先河。太羅用他的速記法記下瞭西塞羅的許多有名的講演,這種方法在歐洲被沿用瞭1000多年。

  太羅速記的符號:

太羅速記的符號

  1588年,英國人T.佈賴特采用幾何圖形的直線、圓圈和半圓弧線,設計瞭一種英文速記法。這個速記系統的創制,使中世紀宗教迫害狂中被摧殘的歐洲速記得以復活。佈賴特把他的速記系統獻給伊麗莎白王後,得到瞭出版這種速記法15年的專利權。此後英國又陸續出現瞭幾種經過改進的速記系統。

  1834年,德國的F.X.戈貝爾斯伯格設計瞭一種草書式速記,對當時德國的和斯堪的納維亞地區許多國傢的速記法的發展產生瞭極大的影響。

  1837年,英國人 I.皮特曼改進瞭前人的速記系統,出版瞭一本《語音速記法》。它以幾何式的正圓弧線和直線為基礎,采用瞭加粗筆畫來區別兩個發音近似的輔音,把符號寫在不同的位置以省去元音等方法,因而獲得瞭成功。皮特曼速記直到今天在英語國傢中仍比較流行。

  1888年,愛爾蘭人J.R.格雷格(1867~1948)采用幾何式橢圓弧線和斜直線,設計瞭一種完全用輕線的速記法,不用位置變換表示元音,而是用普通寫法的拼寫原則,一般人學習起來比較容易。這種速記後來在美國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傢得到廣泛傳播。

  20世紀以來,歐美又出現瞭一種以拉丁字母的簡化寫法和簡單筆畫混合使用的速記體系。這種速記法是為瞭適應非專職速記人員的需要而設計的,不需要花較長時間的訓練就能掌握。對不要求具有高速度書寫能力的一般文字工作者說來,有相當的實用價值。

  上述的草書速記、幾何式正圓體系和橢圓體系的速記系統,不僅對歐美許多國傢速記的發展產生瞭影響,也先後分別移植到瞭東方。目前,許多國傢的速記系統,有的是多種派別並存,如英國、美國、日本。有的統一為一種,如蘇聯、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等。

  歐洲速記最早用於記錄政治集會的講演,記錄文藝集會上的詩朗誦,後來又用於記錄宗教團體的講道,用於文藝作品的寫作,用於法庭和議會的發言記錄,以及用於機關、商業機構公文函件的起草和指令的口授筆錄等。隨著拉丁文字母打字機的發明,速記在輔助文字書寫活動方面的效率得到瞭充分的發揮。20世紀初,有人利用小型打字機設計瞭快速打字的鍵盤組合,可以直接用打字機記錄口授,於是產生瞭機器速記。專業用途的手寫速記,有可能被機器速記所取代。

  中國有幾千年的文字書寫歷史,早在秦代就開始講求快速書寫。隸書和草書就是為瞭適應快速書寫的需要而產生的。就書寫速度的功能來說,草書就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速記法。它用數量少而又簡單的筆畫代替筆畫繁多的隸書、楷書,比隸書、楷書的書寫速度快1~2倍。隻是後來草書走上瞭向書法藝術發展的道路,作為快速書寫技能的要求反而逐漸被人們淡忘。

  中國最早按語音分析原理設計的速記法,是1896年福建龍溪人蔡錫勇撰寫的《傳音快字》。蔡氏當時的意圖是為創制容易學習的拼音文字。但是,他的符號系統所依據的藍本正是西方幾何式正圓體系的凌士禮速記法。他的兒子蔡璋對《傳音快字》作瞭一些修改,改名為《中國速記學》,用這個方案為清政府的資政院和民國初年的國會訓練瞭一批專業速記人員。

  《傳音快字》的部分聲母符號:

《傳音快字》的部分聲母符號

  此後,中國陸續出現瞭一些速記系統,其符號大多淵源於前述歐美的幾大速記派別。

  1949年以前,在國民黨統治地區,速記的應用沒有引起社會的重視,速記教學和速記人員的培養,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在解放區,自1938年夏天起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夕,先後舉辦瞭6屆速記訓練班,學員200多人。那個時期中央領導人的許多重要講話,都是專職速記人員記錄的。不少速記稿經整理、修改後公開發表,沒有發表的也成為極其珍貴的黨史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全國民辦速記學校曾一度發展。1956年,由於陳毅的倡議,北京市工農教育局設立瞭北京速記學校,十幾年間曾向中央各部委和各省市級單位輸送瞭上千名的速記專職人員,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撤銷。從此漢語速記幾乎在社會上絕跡。

  1979年11月,全國政協教育組召開在北京的速記工作者座談會,《光明日報》發表瞭《速記有用,應當重視》的報道,民辦速記教學機構陸續恢復,一些地區的職業教育單位、文化部門和工會組織紛紛開展速記教學。有的高等院校的系科也開設瞭速記課。國傢出版社先後出版瞭八九種符號系統的速記教材。

  國內目前部分速記方案的聲符:

國內目前部分速記方案的聲符

  漢語速記按語音分析的原理,采用瞭非漢字筆畫的符號系統來記錄漢語,以詞、詞組為書寫和閱讀單位,因此,推廣漢語速記不僅傳播速記知識和技能,而且對普及語音知識,推廣漢語拼音,對研究語言的信息處理,研究漢語拼音文字的應用,都有積極意義。

  

參考書目

 蔡璋:《中國速記學》,速記傳習所,北京,1912。

 汪怡:《簡式國語速記學》,1936。

 蔡錫勇:《傳音快字》,文字改革出版社,北京,1962。

 H.Glatte,Short Systems of the World,London,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