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藻門紅毛菜科一屬。重要經濟海藻。中國北魏《齊民要術》中就已提到“吳都海邊諸山,悉生紫菜”,以及紫菜的食用方法等。至宋代年間福建沿海便利用菜壇養殖紫菜。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但以溫帶最多,約有70種。產量主要來自亞洲國傢(日本、中國和韓國)的人工養殖。中國的紫菜有條斑紫菜壇紫菜圓紫菜長紫菜皺紫菜、、甘紫菜邊紫菜等,已經養殖的主要是前兩種。

  紫菜葉體由固著器、柄和葉片三部分組成。體長因種類不同而異,數厘米至數米不等。藻體多呈紫紅、棕紅等色,以紫色居多。有較大的葉狀體(配子體)和微小的絲狀體(孢子體)兩種形態。葉狀體行有性生殖,由營養細胞分別轉化成雌、雄性細胞,雌性細胞受精後分裂形成果孢子,成熟後放散於海水中,附著於含有石灰質的貝殼等基質上,萌發鉆入殼內成長為絲狀體。絲狀體產生殼孢子,放出後即附著於巖石或人工設置的木樁、網簾上萌發成為葉狀體。此外,有的種類(如條斑紫菜)葉狀體還可進行無性繁殖,由營養細胞轉化為單孢子,放散附著後直接長成葉狀體。單孢子在養殖生產中也是重要苗源之一。紫菜多生長在營養鹽豐富、潮流暢通的潮間帶,有的種類喜歡生長在浪大流急的巖石上。

  紫菜味鮮美,富含營養物質,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一般制成幹品,也可制成小包裝方便食品和罐頭或其他食品。具有治療甲狀腺腫大和降低膽固醇等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