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曲藝表演團體。1953年成立。初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說唱音樂團,不久改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說唱團,簡稱中央廣播說唱團,隸屬中央廣播事業局。1982年改現名,是中國廣播藝術團的5個分團之一,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視部(現為國傢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主要任務是為電臺、電視臺和灌制唱片等表演錄製所需的曲藝節目。袁聲為首任團長,早期的重要籌建人有白鳳鳴等。自組建以來,曾經擁有的表演形式及其主要演員有相聲演員侯寶寶林、劉寶瑞、郭啟儒、郭全寶、馬季、李文華、唐傑忠、郝愛民、薑昆、趙炎、馮鞏、李金鬥,單弦牌子曲演員榮劍塵、馬增蕙,京韻大鼓演員孫書筠,西河大鼓演員馬增芬、李文秀,山東琴書演員李金山、高金鳳、王月華、劉淑敏,河南墜子演員劉惠琴,山東快書演員趙連甲,二人轉演員蔡興林等;主要琴師和弦師有白鳳巖、馬連登、鐘德海、胡寶鈞、陳少武等。該團在整理革新傳統節目和創作表演新節目方面成績顯著,並借助廣播電視等現代傳媒,產生瞭廣泛的社會影響。整理改編或創作表演的代表性節目有:相聲《戲劇與方言》、《夜行記》、《關公戰秦瓊》、《日遭三險》、《珍珠翡翠白玉湯》、《解學士》、《打電話》、《舞臺風雷》、《如此照相》、《虎口遐想》等,京韻大鼓《羅盛教》、《向秀麗》等,西河大鼓《金鈴段》、《江竹筠》、《美嫂子》等,單弦牌子曲《三呼萬歲》、《打籮筐》等,山東琴書《老實人》等,山東快書《鐵扁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