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書法傢。字汝弼,晚號東海翁。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成化二年(1466)進士,授兵部主事,後任員外郎,升南安知府。以氣節為世人所重。善詩,著有《東海文集》。張弼是明代前期草書的代表人物。喜作大字草書,史書記載說他酒酣興發,頃刻能寫數十張紙,疾如風雨,矯如龍蛇,世人甚至以為顛張(張旭)複出。董其昌說張弼的草書是學習懷素,實際上他同解縉的狂草關係更為直接。他們代表瞭明代前期對唐代狂草的一種理解與取用。一一方面,他們作為與當時流行的臺閣體的對立面,更多地表現瞭自己的個性,而受到人們的重視;另一方面,他們給明代後期草書直抒性靈以啟迪。張弼小字草書流傳較少,作品圓熟勁健,結構、章法自然而富有變化。其行書結構緊湊生動,較多使用方筆,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色。

張弼墨跡《七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