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運輸藉以傳遞各種資訊,以及進行業務聯繫和控制管道運行的工具。

  概述 管道運輸具有全線聯合作業的特點,即管道的各個環節要密切配合,協調一致,才能完成管道運輸作業。這就必須通過通信系統進行統一調度和集中監視。同時,在管道維護和搶修過程中,組織人員,調運器材,協調操作等也缺少不瞭通信聯絡。

  管道通信傳輸方式是隨管道運輸工藝和通信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發展的。20世紀40年代,管道通信采用架空明線,靠人工電報和電話傳送運行數據和傳達調度指令,指揮各站庫作業和交流情況。後來采用電傳打字電報機傳送,並把電文作為永久性記錄和書面依據。50年代以後,管道運行監控的水平不斷提高,微波通信和同軸電纜通信逐步成為主要的傳輸方式。70年代,由於海洋管道和長距離大直徑管道的發展,散射通信和衛星通信進入管道通信領域。目前,有些國傢已開始采用綜合數字通信網傳遞管道信息。

  組成 管道通信系統主要由區段通信、幹線通信和移動通信三部分組成。

  區段通信 主要指管道各區段內部的通信。每個區段的通信系統不僅要滿足本區段的通信需要,而且也是幹線通信網的組成部分。區段通信包括:

  ①業務電話,即調度中心至全線各站的行政管理等電話。調度中心的專用電話交換機完成電話業務的接續,同時又作為幹線通信網的一級匯接中心。

  ②調度電話,專供本區段調度生產用的電話。在調度中心裝有調度電話總機,在所轄區段內各站安裝電話分機,采用共線選號方式。

  ③勤務電話,供通信專業人員使用,為保證通信系統正常運行而設置的。

  ④遙測遙控通路,為管道監控提供傳輸信息的通路。調度中心至各被控站之間,一般設有專用通路,用以收集和傳送各種數據信息。

  幹線通信 管道運輸部門各級管理機構之間及其與調度中心之間的通信。幹線通信網一般溝通總部、大區中心和調度中心。

  ①幹線長途電話網:在各級管理機構和調度中心安裝長途通信設備及自動電話交換機,在調度中心與區段通信網銜接。各級管理機構至有關生產區、銷售單位和公眾電話網之間設有中繼線,構成生產管理、儲運和銷售等單位之間完整的自動電話網。

  ②幹線調度電話和數據傳輸信道:總部至各級生產運行管理機構之間設置專用調度電話和數據傳輸信道,調度中心和備用調度中心之間設有實時信息交換信道,並安裝相應的終端設備。

  此外,各級機構根據生產管理的需要,可開放會議電話、電報和傳真等業務,相應地安裝匯接設備和終端設備。

  移動通信 為滿足收集和傳遞管道沿線的各種監視信號的需要,以及為滿足管道維護工作的需要所使用的超短波或甚高頻(VHF)無線電通信系統。移動通信系統每隔30~50公裡設置一個固定電臺;在每個測量點設無線電遙控終端,定時收集監測信號。監測信號經過超短波電路和幹線電路傳送到控制中心,經過處理後用以指導運行和維護工作。沿線截斷閥門的控制是由調度中心經過通信幹線和超短波電路隨時進行遙控的。此外,還設有維修車載的移動無線電臺,可隨時與維護中心保持聯系。

  傳輸質量 管道通信系統應迅速、準確,可靠、對其傳輸質量制定有明確的標準(見下表)。

管道通信系統傳輸質量標準

  發展情況 管道通信系統容量屬於中、小容量。各國的管道通信系統構成不盡相同,有的自建專用網,有的租用公眾通信網,還有的同公眾通信網合建共用的。采用何種構成方式是根據管道輸送要求和實際條件而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