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對黃河下遊防洪有豐富經驗的老河工。字禹修,今江蘇洪澤縣人。他在長期實踐中掌握瞭工程技術知識。乾隆三十九年(1774)八月十九日黃河在今清江市東北五裏老壩口決口,洪水沖入運河。南河總督吳嗣爵以情況緊急親自登門,延請郭大昌主持堵口,願給工費銀50萬兩,限期50天。郭大昌提出隻要銀10萬兩,工期20天,但不許任何官吏參預施工,並要求及時供應物料。結果20天堵口完成,共用銀10.2萬兩。當時凡有緊急和困難工程,當局常找他幫助。然而由於當時河政政腐敗,貪污盛行,郭大昌始終得不到重用。郭大昌把自己的治河經驗都傳授給包世臣。包世臣在所著《中衢一勺》中提出的治理黃、淮、運的方案,多半是郭大昌的意見。該書的“郭君傳”記載瞭郭大昌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