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在多年期間能使規定的任務要求得到滿足的程度,以百分數計。其概念與水文數理統計上的頻率同。例如某工程供水保證率為75%,即表示該工程就長期平均而言,100年中有75年可保證正常供水,而不是每100年中一定能(或隻能)有75年保證正常供水。水利規劃中對各項任務要求一般都要選定某一設計保證率作為規劃標準,並據以決定工程的規模。表達的方法因任務而異。防洪、除澇等屬於對水災的控制,其保證率多以通過措施可使防護物件不受洪、澇危害的某一重現期的洪水或暴雨表示。灌灌溉、發電、航運、供水等均屬對水資源的利用,其保證率則是以通過措施能滿足有關用水要求不受破壞的機遇表示。設計保證率的選定是國傢在一定時期中技術政策和經濟政策的具體體現。保證率越高,付出的代價越大,承受的風險越小;保證率越低,付出的代價越小,但所需承受的風險勢必越大。通常,各項任務的設計保證率都要在規劃中根據其重要性、特點,結合國傢或地區的經濟狀況和有關工程的自然條件,通過技術經濟論證最終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