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建築物室內外熱濕作用對建築圍護結構和室內熱環境的影響,是建築物理的組成部分。

  建築物常年經受室內外各種氣候因素的作用。屬於室外的氣候因素有太陽輻射、室外空氣的溫濕度、風、雨、雪和地下建築物周圍的土壤或巖體的溫度和裂隙水等。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統稱為室外熱濕作用。由於室外熱濕作用經常變化,建築物圍護結構本身及由其圍成的內部空間的室內熱環境也隨之產生相應的變化。屬於室內的氣候因素有進入室內的陽光、空氣溫濕度、生產和生活散散發的熱量和水分等。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統稱為室內熱濕作用。室內外熱濕作用的各種參數是建築設計的重要依據,它不僅直接影響室內熱環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建築物的耐久性。

  研究內容 建築熱工學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如何創造適宜的室內熱環境,以滿足人們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建築物既要抗禦嚴寒、酷暑,又要把室內多餘的熱量和濕氣散發出去。對於特殊建築,如空調房間、冷藏庫等不僅要考慮熱工性能,而且還要考慮投資和節能等問題。

  建築熱工學的研究范圍包括:室外熱濕參數及其對室內熱環境的影響,建築材料熱物理性能,房屋熱穩定性,建築熱工測試的技術以及特殊建築熱工(如空調房間熱工設計、地下建築傳熱等)。

  展望 現代人對居住、勞動生產場所的熱環境要求不斷提高,建築技術和設備不斷改進,建築熱工學的研究內容也不斷深化。早期的建築熱工設計一般都采用簡化的穩定或非穩定傳熱理論計算,現在逐步被更精確的動態模擬計算所替代。建築熱工學領域應用電子計算機技術後,又使過去若幹難以計算的熱工課題,如墻和屋頂等轉角處三維溫度場的計算、房間內部熱環境變化(室溫波動)等,都可以用電子計算機獲得迅速和精確的計算結果。此外,隨著城市、鄉鎮建設的發展,以及城市熱環境的改變,建築熱工學研究領域逐步擴大到建築群體的熱環境的改善和利用。

  

參考書目

 A.W.Pratt,Heat Transmission in building,John Wiley and Sons,Chichester-New York,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