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五臺縣豆村東北十裏,相傳創於北魏孝文帝時代(471~499)。唐會昌五年(845)“滅法”時,佛光寺受到破壞,唐大中時“複法”後陸續重建。現存重要建築有3座:北朝建造的祖師塔,唐大中十一年(857)建造的大殿,金天會十五年(1137)建造的文殊殿。大殿薈萃唐代建築、雕塑、書法、繪畫四種藝術於一堂,歷史和藝術價值極高(見彩圖)。佛光寺於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西五臺山佛光寺大殿,唐代木構殿堂的范例,公元857年重建

  佈局 寺址坐東朝西,中軸線東西縱貫。自山門向東,隨山勢築成平臺3層,依次升高。第1層平臺在中軸線上有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建造的陀羅尼經幢,北側有文殊殿,南側與之對稱原有觀音殿(一說普賢殿),現已不存。第2層平臺在中軸線兩側有近代所建的兩廡和跨院,北跨院地上埋有巨大的唐代覆蓮石柱礎,表明這裡在唐時曾有巨大建築物。第3層平臺就土崖削成,陡然高起10餘米,中間有踏步通上。臺上正中即唐建大殿,殿前正中有唐大中十一年建造的經幢,東南有祖師塔,兩側有晚近建造的配殿。大殿後為山崖,崖上建有寺院後墻,墻外崗上有幾座墓塔。寺的左右為山崗所環抱,大殿高踞土崖上,選址和地形利用都很成功。

  大殿 面闊7間,進深4間,長34.00米,寬17.66米。正面明間、次間、梢間裝板門,盡間和山面後梢間裝板欞窗,其餘部分用墻包砌,上覆單簷廡殿板瓦屋頂。殿下有低矮的臺基,臺基後半部就山崖削成,臺面前低後高,故柱身亦前長後短,後部有幾根內柱直接立在佛壇上的石礎或巖石上。前簷各柱下有寶裝蓮花柱礎,其餘都是素平石柱礎。

  構架 佛光寺大殿是現存唐代殿堂型構架建築中最古老、最典型、規模最宏大的一例。這種構架的特點是由上、中、下三層疊加而成。下層是柱網,簷柱和內柱柱頂標高相同,用闌額連成內、外兩圈矩形框子,作為屋身骨架(圖1)。中層是在柱上重疊4、5層柱頭枋,圍成和闌額上下相重的兩圈井幹式結構的框子,稱為槽;再在兩圈框子間相應的柱上,用鬥栱和加工成略微拱起的月梁同逐層柱頭枋垂直相交,穿插交織,將槽連成方格網狀的整體,稱鋪作層;這一措施在整個構架中起保持整體性並將重量均勻地傳遞於各柱的作用,類似現代建築中的圈梁。上層是屋頂骨架,每間用一道坡度為1:2的兩坡抬梁式構架,架在鋪作層上,構成屋頂骨架。

  殿堂型構架實際有上下兩層梁。下層梁隻作為槽間的連系梁並承托室內小方格頂棚──平鑴,在室內即可看到,叫作明栿。上層是承屋面重量的屋頂構架,被頂棚遮住,叫作草栿。大殿草栿梁架的最上層用兩根斜撐相抵,承托脊檁,叫作叉手,為漢代以來的傳統作法,唐以後已不用。

  鬥栱 大殿共用瞭7種鬥栱(唐、宋時稱鋪作)。外簷鋪作有3種,用在柱頭上的向外挑出兩層栱、兩層昂,共挑出2.02米;室內的叫作身槽內鋪作,有4種,用在柱頭上的挑出4層栱,共1.88米。此殿鬥栱是現存古建築中挑出層數最多,距離最遠的。明栿月梁夾在栱的中間,兩端穿過內外柱頭枋後也做成挑出的栱,因此鋪作實際上是明栿和槽不可分的部分。這是唐、遼、宋殿堂型構架鋪作的最大特點。

  這種構架對大殿的外觀和室內空間有很大的影響,外簷鋪作使簷口高出柱頂很多,挑簷深度約為簷口距地高度的一半。高舉而深邃的屋簷和粗壯的柱列,簡樸的門窗,舒展而平緩的屋頂共同形成渾樸而又雄放的外觀。柱頭鋪作後尾向室內挑出層數隻有一層,使內柱之間的內槽部分的頂棚比內外柱間的外槽部分的頂棚高出很多。這樣內槽便成為殿內高敞的中心大廳,而外槽成為環繞它周圍的較低的通廊。從功能上看,內槽是建佛壇供奉佛像的,外槽是供信徒瞻拜、行香的,內外槽在體量和高度上的明顯差異恰好起到突出佛像的效果。

  材份 大殿木構架所用材高30厘米,按每份2厘米計,為15份。明間的面闊和柱高正好都是250份,自簷柱柱頂至內柱上檁條(中平)間的高度恰與柱高相等,也是250份。內槽的進深和室高相等,為440份,正好是盡間面闊的兩倍,外槽室高為柱高的1.5倍。把這些整齊的數字和比例同柳宗元《梓人傳》所記載的繪制建築剖面圖進行設計的情況相對照,可以證明當時存在一套以材份為基本模數並按一定比例進行外觀和室內空間設計的相當成熟的設計方法,可以綜合解決建築的使用功能、工程技術和藝術問題。

  彩畫 大殿木構部分現刷成土朱色,隱約可見舊有彩畫的痕跡,闌額、柱頭枋上有白色圓點,鬥栱正面紫色,側棱交替用紫色和白色畫凹形“燕尾”。這種畫法在南禪寺大殿上也有,是唐代風貌。

  塑像 殿內槽後半部建有寬5間深1間的凹形佛壇,壇上中央3間設釋迦、彌勒、阿彌陀三尊坐像,左右梢間是普賢和觀音像,都各有脅侍數軀,另有兩尊天王和若幹小型塑像。佛像都是唐塑,可惜近代遭到庸俗化重妝,藝術風貌大受損害。還有兩座略小於真人的坐像,男像是唐大中時重興此寺的願誠和尚,女像是出資建殿的“佛殿主”寧公遇,寫實的肖像比佛像更為罕貴。此外,沿殿內兩山和後墻有290尊羅漢像,像上鬥栱處懸塑假山,都是明清時添加的。

  壁畫題記 殿內還殘存唐、宋壁畫和唐、五代題記。壁畫中釋迦佛座背面束腰上畫的天王、力士是唐代作品,內槽栱眼壁上也有唐宋壁畫。題字則有梁下的大字楷書題名,列有“功德主故右軍中尉王”、“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寧公遇”和河東觀察使鄭涓的銜名。這些名字與殿前唐大中十一年經幢上題名相同,是斷定此殿建築年代的確鑿證據,板門和門框上還有唐、五代和金的過客題記。

  “故右軍中尉王”是中唐掌過大權的大宦官王守澄,寧公遇當是他的親眷,上都即長安。可見此寺雖僻處五臺,卻同當時統治階級最上層有關,因此建築和像設頗為宏大精美。

  文殊殿 面闊7間,長31.56米,進深4間8椽,寬17.60米。前簷當心間、次間和後簷當心間裝板門,前簷梢間裝板欞窗,前後簷其餘部分及兩山砌墻封閉,上覆單簷懸山頂。此殿屬於宋式廳堂型構架中稱“八架椽屋前後乳栿用四柱”的梁架,共用瞭8道梁架,每道都是前後簷用長2椽距的乳栿,中間用長4椽距的4椽栿,乳栿和4椽栿交接處前後各有一列內柱。與殿堂構架不同,此內柱高於簷柱,乳栿後端插入內柱柱身,梁上不加室內頂棚。按通常做法,內柱應與簷柱對位,數量相等。此殿的特點則是從前內柱列上減去瞭明間和梢間兩側共4柱,隻用2柱;從後內柱列上減去瞭次梢間外側共4柱,也隻用2柱;另在前後內柱列上使用粗大的內額(見額)以承托無柱處各梁。前內柱列中間和後內柱列兩側的內額都長達3間,跨距近14米,下面再加1根由額以加強它。最特殊之處是在後內額的由額上立蜀柱,柱上加綽幕枋支托內額,另在由額兩端加斜撐撐在綽幕枋兩端,相抵處做齒形結合,把內額上的部分荷重直接傳至由額兩端,由額、內額、蜀柱、斜撐、綽幕枋組成一個形式和受力情況都近於現代平行弦桁架的復合梁。可見,此殿實際上由上部8 道橫向梁架和殿內兩道縱向復合梁組成的。這種做法現在僅存有一二例。雖然由於受木構榫卯的限制,蜀柱未能起拉桿的作用,以至內額年久下垂,在中部加柱子支頂,這種結構的出現足以說明當時工匠對構架各部受力情況已有較正確的認識。建此殿時,上距北宋滅亡隻有10年,可知這種構架是沿用舊法,它的產生時代應早於金代。

  殿內正中有元代所塑的文殊像,前內柱下有唐代的寶裝蓮花柱礎,都是有價值的藝術品。

  祖師塔 為等邊六角形磚塔,塗作白色,外觀2層,上下均單簷,下層有六角形內室,西面開一素火焰形券門,餘五面素平。上層實心,西面砌出假門,門旁兩面砌假窗,餘三面素平,轉角處均有飾以三朵束蓮的倚柱。上下層簷各用3層仰蓮挑出,塔剎以2層仰蓮為座,上承寶瓶,最上為火珠。塔無紀年銘刻。據火焰券、束蓮柱等特點看,是北朝末年的建築。現存北朝磚石塔極少,這種六角形平面的假2層塔是孤例。它既是研究早期佛塔形制的重要實例,也是此寺悠久歷史的物證。

  

參考書目

 梁思成著:《記五臺山佛光寺的建築》,《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第5、6期,文物出版社,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