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結構中含有氟原子的合成橡膠,是一種耐高溫、耐油、耐化學腐蝕的特種橡膠。有許多品種,通常以共聚物中含氟單元的氟原子數目來表示,例如:氟橡膠23是偏二氟乙烯同三氟氯乙烯的共聚物,氟橡膠246是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物,氟橡膠26是偏二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物等。氟橡膠26是白色、無臭、無毒、不易燃的固體,其突出特性是耐高溫、耐化學腐蝕、耐油和抗氧化,可在250℃長期使用,300℃短期使用。其硫化膠抗張強度為7.0~17.5MPa,伸長率為1550%~300%,耐候、耐臭氧,電絕緣性能優良,透氣性低於其他橡膠。氟橡膠23的耐強氧化性甚為突出。主要氟橡膠長期使用的最高溫度分別是:氟醚橡膠為288℃,氟橡膠246為270℃,氟矽橡膠為232℃,氟橡膠23和四氟乙烯-丙烯橡膠為200℃,膦腈氟橡膠為177℃,亞硝基氟橡膠為170℃。氟橡膠的主要缺點是耐低溫性能較差,密度較大,價格較高。

  沿革 20世紀50年代,美國、蘇聯為瞭滿足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發展的需要,陸續研制瞭一批氟橡膠,其中最重要的品種是美國1958年工業生產的氟橡膠23和氟橡膠26,後者的產量占氟橡膠產量的80%以上。為改善加工性能、耐壓縮永久變形性和耐蒸汽及耐寒性,美國先後研制瞭20多種氟橡膠。與此同時,美國、日本又相繼研制瞭矽氟橡膠、亞硝基氟橡膠、膦腈氟橡膠、氟醚橡膠和四氟乙烯-丙烯橡膠等新品種。80年代初,世界氟橡膠年產量約3kt。上述氟橡膠中國均能少量試生產。

  生產方法 氟橡膠26采用間歇或連續懸浮聚合工藝。以水為介質,過硫酸鹽為引發劑、全氟羧酸鹽為分散劑,氟代烯烴混合單體在80~125℃、2.2~10.4MPa壓力下共聚制得分散液,經凝聚、水洗、幹燥得到白色橡膠。分子量由引發劑的濃度或加入鏈轉移劑(四氯化碳、十二烷基硫醇、丙二酸二乙酯)的量加以控制。

  加工方法 氟橡膠可用橡膠加工廠的設備加工。將生膠放在開放式或密閉式煉膠機內塑煉,加入吸酸劑、填料和硫化劑(NN′-雙亞肉桂基-1,6-己二胺、對氨基環己基甲烷氨基甲酸鹽、氫醌、過氧化苯甲酰、雙酚AF)一起混煉、模壓或壓出,然後硫化得到氟橡膠制品。硫化條件隨氟橡膠品種而異,如氟橡膠26的硫化條件是:一段硫化130~170℃,30min;二段硫化200℃,24h。

  用途 氟橡膠在航空、航天、汽車、石油、石油化工、工業污染控制等方面是必不可少的特種合成橡膠,主要用於制造耐高溫、耐油、耐化學腐蝕的墊片,密封圈等密封件;其次,用於制造膠管、浸漬制品和防護用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