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織物上先印以防止地色染料上染或顯色的印花色漿,然後進行染色而制得色地花佈的印花工藝過程。印花色漿中防止染色作用的物質稱為防染劑。用含有防染劑的印花漿印得白色花紋的,稱為防白印花;在防染印花漿中加入不受防染劑影響的染料或顏料印得彩色花紋的,稱為色防印花。防染印花有兩種工藝流程:①在織物上先用防染漿印花,烘乾後軋染或印上地色,然後進行後處理;②在織物上先染需經過後處理才顯色的染料,再用防染漿印花,乾燥後進行顯色後處理。防染劑的種類很多,有還原劑、氧化劑、酸性性化合物、堿性化合物、高分子成膜物質、鋅氧粉或陶土等,可按地色染料性質選用。暫溶性還原染料和苯胺黑都須在酸和氧化劑的作用下才能顯色,可用還原劑和堿性物質作為防染劑。還原染料的作用情況與此相反,需用酸性物質和氧化劑防染。一般活性染料在堿性介質中能與纖維素纖維發生反應,可用酸性物質作防染劑。不溶性偶氮染料的偶合需在近中性或弱堿性介質中進行,可用硫酸鋁等酸性物質防染。紅、橙色等不溶性偶氮染料,可用還原劑防染,使重氮鹽失去偶合能力。鋅氧粉等防染劑具有覆蓋或成膜等作用,阻止染料上染於纖維。防染印花工藝可用於纖維素纖維、蠶絲纖維和合成纖維織物,以纖維素纖維織物的防染印花最為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