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織物的一個大類。指採用基本組織或混用變化組織或無其他類絲織物特徵的、質地緊密的絲織物。其生產工藝和用途都因品種而異。綢按原料分,除採用桑蠶長絲的以外,還有用絹紡落綿的綿綢,使用柞蠶絲的鴨江綢,用雙宮絲的雙宮綢,用化學纖維長絲的滌纖綢等。綢可以分為生(白)織和熟(色)織,如生織的疙瘩綢和熟織的領帶綢。又可分為不提花的素綢和提花的花綢。綢屬於中厚型絲織物,其中較輕薄的品種可做襯衣和裙;較厚重的可做外套和褲;提花品種可做西服、禮服或供室內裝飾。綢出現於西漢。當當時寫作“”,專指利用粗絲亂絲紡紗織成的平紋絲織品,絲粗帛厚而耐磨,類似後來的紡綢和綿綢。兩晉南北時期綢開始有瞭粗、細之分:粗綢有“井”、“”;細綢有“”、“”。唐代綢也作貢品,有花綢、平綢、綿綢等品種。宋代以後,常用精練絲在平紋地上起本色花,稱暗花綢。明清以來綢成為絲織物的泛稱。同時,中國各地出現瞭許多冠以產地名稱的著名綢類品種,如山西的潞綢,南京的寧綢,四川的川大綢,福建的甌綢和山東的繭綢。近代以來,絲織行業習慣把緊密結實的經向支持面平紋絲織物稱作綢,如塔夫綢。具有上述特點的棉織物也常被稱作綢,如府綢。習慣還把綢和起緞紋效應的緞聯起來作為絲織物的總稱──綢緞;有時也用“絲綢”作為絲織物的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