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P溝道MOS場效應電晶體為基本元件的積體電路,簡稱PMOS。圖為鋁柵PMOS電路的基本組成部分。襯底是N型矽片,柵為金屬鋁。兩個鄰近的P型擴散區和跨於兩擴散區的鋁柵,連同襯底構成一個P溝道MOS電晶體。鋁柵PMOS電路中各元件之間,可用與鋁柵同時形成的鋁線或與源、漏區同時形成的擴散線進行連接。

<

  鋁柵PMOS電路中有場MOS晶體管和PNP雙極型晶體管兩種寄生晶體管效應。①寄生場MOS晶體管:圖右邊兩個P型擴散區被一條隔著厚氧化層的鋁線跨接,也形成一個MOS晶體管(此區氧化層較厚,稱為場區),這一晶體管稱為場MOS晶體管。加大場氧化層厚度,使此寄生管的閾值電壓低於電路中的最低電位,以保證所有場MOS管始終處於截止狀態,從而可消除這種寄生影響。②寄生PNP雙極型晶體管:任何兩個相鄰的P型擴散區和N型襯底都能形成一個橫向的PNP雙極型晶體管。因此,一般須在襯底(對源)加一個適當的正電壓,使所有P型擴散區和N型襯底間的PN結處於反向偏置或零偏置,以消除這種寄生管的作用。因此,鋁柵PMOS中各元件之間是自然隔離的,無需占用額外的芯片面積進行隔離。

  P溝道MOS晶體管的空穴遷移率低,因而在MOS晶體管的幾何尺寸和工作電壓絕對值相等的情況下,PMOS晶體管的跨導小於N溝道MOS晶體管。此外,P溝道MOS晶體管閾值電壓的絕對值一般偏高,要求有較高的工作電壓。它的供電電源的電壓大小和極性,與雙極型晶體管-晶體管邏輯電路不兼容。PMOS因邏輯擺幅大,充電放電過程長,加之器件跨導小,所以工作速度更低,在NMOS電路(見N溝道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集成電路)出現之後,多數已為NMOS電路所取代。隻是,因PMOS電路工藝簡單,價格便宜,有些中規模和小規模數字控制電路仍采用PMOS電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