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或放大高頻功率的靜電控制電子管,有時也稱振盪管。用於音頻或開關電路中的發射管稱調製管。發射管是無線電廣播、通信、電視發射設備和工業高頻設備中的主要電子器件。

  輸出功率和工作頻率是發射管的基本技術指標。廣播、通信和工業設備的發射管,工作頻率一般在30兆赫以下,輸出功率在1919年為2千瓦以下,1930年達300千瓦,70年代初已超過1000千瓦,效率高達80%以上。發射管工作頻率提高時,輸出功率和效率都會降低,因此19936年首次實用的脈沖雷達工作頻率僅28兆赫,80年代則已達400兆赫以上。40年代電視發射管的工作頻率為數十兆赫,而80年代初,優良的電視發射管可在1000兆赫下工作,輸出功率達20千瓦,效率為40%。平面電極結構的小功率發射三極管可在更高的頻率下工作。

  發射管多采用同心圓筒電極結構。陰極在最內層,向外依次為各個柵極和陽極。圖中,自左至右為陰極、第一柵、第二柵、柵極陰極組裝件和裝入陽極後的整個管子。

  中小功率發射管多采用間熱式氧化物陰極。大功率發射管一般采用碳化釷鎢絲陰極,有螺旋、直條或網籠等結構形式。圖為網籠式陰極。柵極多用鉬絲或鎢絲繞制,或用鉬片經電加工等方法制造。柵極表面經鍍金(或鉑)或塗敷鋯粉等處理,以降低柵極電子發射,使發射管穩定工作。用氣相沉積方法制造的石墨柵極,具有良好的性能。

  發射管陽極直流輸入功率轉化為高頻輸出功率的部分約為75%,其餘25%成為陽極熱損耗,因此對發射管的陽極必須進行冷卻。中小功率發射管的陽極采取自然冷卻方式,用鎳、鉬或石墨等材料制造,裝在管殼之內,工作溫度可達600℃。大功率發射管的陽極都用銅制成,並作為真空密封管殼的一部分,采用各種強制冷卻方式。各種冷卻方式下每平方厘米陽極內表面的散熱能力為:水冷100瓦;風冷30瓦;蒸發冷卻250瓦;超蒸發冷卻1000瓦以上,80年代已制成陽極損耗功率為1250千瓦的超蒸發冷卻發射管。發射管也常以冷卻方式命名,如風冷發射管、水冷發射管和蒸發冷卻發射管。

  發射管管殼用玻璃或陶瓷制造。小功率發射管內使用含鋇的吸氣劑;大功率發射管則采用鋯、鈦、鉭等吸氣材料,管內壓強約為10-5帕量級。

  發射管壽命取決於陰極發射電子的能力。大功率發射管壽命最高記錄可達8萬小時。

  發射四極管的放大作用和輸出輸入電路間的隔離效果優於三極管,應用最廣。工業高頻振蕩器普遍采用三極管。五極管多用在小功率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