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廣播中,除播送常規的圖像、伴音信號以外,還能利用頻域空隙(如在基帶上附加載波或副載波)或時域空隙(如在行、場逆程消隱期間)附加其他資訊,以擴大廣播業務範圍的新型廣播方式。此外,單獨佔用一個電視頻道,應用多工技術同時播送多種資訊的電視廣播,也屬於廣義的電視多工廣播。

  電視多工廣播可提高頻率資源的利用率,達到廣播資訊多樣化的要求,能充分運用現有電視廣播網和電視中心、發送、接收的基本設備,添加的裝置不多,卻能獲得相當大的的效果。到1983年底已有英、美、法、加拿大、聯邦德國等18個國傢開始多工廣播或正在進行實驗。

  電視多工廣播按附加業務信息的性質,可分為電視雙伴音廣播、電視文字廣播、電視傳真廣播、靜止圖像廣播、電視電子黑板和專用代碼廣播六種形式。

  電視雙伴音廣播 在現有電視廣播伴音(稱主伴音)之外另增加一路伴音(稱副伴音),用於播送兩種語言或雙聲道立體聲節目。雙伴音信號的傳送方法有頻率分割和時間分割兩種。前者易與現有電視制式的接收系統兼容,故采用較多。電視雙伴音廣播已有三種通用的傳送方法,均為頻分制(見圖)。蘇聯采用單邊帶-調頻制(SSB-FM)。日本采用調頻-調頻制(FM-FM)。這兩種都是用副伴音先對基帶上超聲段的副載波進行調制之後再同主伴音信號合成,合成信號對射頻的伴音載波進行調頻後播送。聯邦德國的雙載波制是在其電視制式 (PAL-B,G)中,在伴音載波(稱主伴音載波)與相鄰頻道下限之間,距主伴音載波242千赫處,再增加第二伴音載波(稱副伴音載波),其功率電平為主伴音載波的1/4。利用這兩個伴音載波同時播送兩路伴音。

  蘇聯在1963年建立瞭單邊帶-調頻制的電視雙伴音廣播系統,其副伴音帶寬為7千赫。日本在1978年開始調頻-調頻制電視雙伴音(日、英語)和電視立體聲廣播,兼容性較好,隻是副伴音電聲指標較主伴音稍低。聯邦德國1981年開始雙載波制雙伴音廣播,主副伴音的音頻帶寬、頻偏和加重常數相同,兩路電聲質量相近,立體聲效果也好。中國在1984年采用瞭雙載波制電視雙伴音廣播方式。這種制式對原有單聲道電視發射機和傢用電視接收機的改裝較為簡便,發射機須增加副伴音調制器,兩個伴音載波合成後經現有伴音發射機放大,饋送到天線。電視接收機按中國電視制式 (PAL-D,K)隻需要加裝副伴音解調器,把伴音中頻由6.5兆赫改換到6.742兆赫。

  電視文字廣播 在電視廣播中,利用場消隱期間的文字多工行(17、18/330、331行),附加播送代表文字圖形的數碼,觀眾用接收附加器解碼後在電視接收機屏幕上收看。文字廣播主要用於某些信息服務,例如播送簡明新聞、天氣預報、交通情報、市場行情和供耳聾觀眾收看電視節目的解說字幕等。文字廣播信號的傳送方法有代碼制和圖形制兩種。

  ① 代碼制:歐美等使用拉丁字母的國傢多采用代碼制。發送端播送的是將字符圖形預先編碼的代碼數字信號,如同電報那樣。接收端利用接收附加器中的字符發生器接收代碼並轉換成字符圖形顯示。代碼制的圖形編碼有鑲嵌法、DRCS法和圖形描繪指令法。鑲嵌法是將鑲嵌圖片用代碼傳送,再組成圖形顯示。每個圖片用2×3矩陣像素組成,顯示圖形比較簡略。DRCS法是將接收端字符發生器中沒有的文字和圖形,由發送端利用6×10矩陣像素臨時向接收端送存,以形成畫面代碼的一部分,稱為動態可重定義字符組。然後根據指配該矩陣的代碼顯示。這種方法既可擴大傳送文種,又能提高圖形的顯示質量。圖形描繪指令法播送的是圖形描繪指令代碼,其中包括點、弧、多角形、面等幾何要素,接收機經過處理後顯示圖形。這種方法顯示的圖形比較精細。代碼制的特點是信息傳送效率高,例如一頁畫面960個字符隻需要0.24秒。

  ② 圖形制:主要用於傳送結構復雜的文字。發送端將文字圖形分解成像素,用圖形掃描方法把像素信號以數碼形式播送。接收端利用附加器存儲一頁畫面後加以顯示。這種方式的顯示行和傳送行的碼群是相對應的,具有顯示圖形精細和抗噪波能力強的特點。但傳送速度較慢,一般每頁畫面約2.5秒。

  電視傳真廣播 在電視廣播伴音信號的頻域空隙,利用副載波傳送由文字、附圖、照片等信息構成的傳真信號,經接收附加器解調後把傳真信息用打印機記錄在紙上以供閱讀。這種廣播方式又稱為電視報紙。它能及時播送並可記錄,作為一種新的新聞媒介頗受人們重視。

  電視靜止圖像廣播 用一個電視專用頻道,利用幀時間分割方式同時廣播幾十套彩色靜止圖像和相應的伴音,接收端利用幀存儲器記憶後收看。這種多工廣播方式的圖像質量與現有電視廣播基本相同,隻是各套節目畫面更換較慢。用這種方式可播送多種節目,如簡明新聞和各種生活信息服務,尤其適於開展多課程電視教育。

  電視電子黑板 在電視伴音頻段內同時多工傳送靜止的手寫筆跡和解說伴音信息,接收端用電視機收看。這種方式屬於窄帶圖像傳送系統,又稱為音頻圖形。

  電視專用代碼廣播 在電視廣播中,利用場逆程消隱期間播送專用的數據代碼信號,在用戶端自動接收和自動處理。例如在緊急地震災害之前,能自動接收災害通告的電視緊急警報廣播和播送節目識別碼,專供收看特殊節目的加密付費電視等。美國的電視定時系統利用電視信號的場逆程,專門播送節目識別碼、發射臺識別碼和日期、時間碼,用以提供標準定時的系統;英國的電視軟件是以帶有傢用電子計算機和文字廣播接收機的用戶為服務對象,定期播送計算機程序的系統。這些方式播送的雖然是代碼數據,卻為擴大廣播服務和擴大信息網提供瞭新的形式。

  電視多工廣播是在正常廣播之外的附加信息,故有三項基本要求。首先兼容性要好,即附加的多工信號與現有電視廣播節目之間互不幹擾;其次,多工信號的服務區應與主節目相同;多工廣播還要能充分利用已有設備,接收附加器應價格低廉,易於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