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繞組和副繞組間除瞭有磁的聯繫外,還有電聯繫的變壓器。比普通變壓器節省材料,體積小,占地少,投資和運行費用少,效率也較高。常用於聯接不同電壓等級的電力系統。據此原理製成的自耦調壓器在實驗室中得到廣泛應用。

  原理與特性 自耦變壓器與普通變壓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圖1是單相自耦變壓器的原理接線圖。圖中的bc繞組稱為串聯繞組,cd繞組稱為公共繞組。自耦變壓器原邊和副邊各電量之間存在如下的近似關系:

  電壓關系:

U1/U2=N1/N2=n

  電流關系:

I1/I2=N2/N1=1/n

I/I1=n1

  視在功率關系:U1I1=U2I2=U2I1+U2I

式中 U 1I 1和( U 1I 1)分別是原邊電壓、電流和視在功率; U 2I 2和( U 2I 2)分別是副邊電壓、電流和視在功率; N 1是原邊匝數; N 2是副邊匝數; n是匝數比,也就是變比。習慣上 n取大於或等於1的數,而不取小於1的數。

  從視在功率關系可以看出,自耦變壓器傳輸的視在功率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為U2I1,它等於(U2I2/n),表示通過串聯繞組、利用電路直接傳輸到副邊的部分;另一部分為U2I,它等於

,表示通過公共繞組利用電磁感應傳輸到副邊的部分。變壓器的體積重量、鐵心斷面積等都是由電磁感應傳輸的那部分額定視在功率(容量)決定的。對自耦變壓器來說,就是公共繞組的容量 U 2 I,稱為標準容量。自耦變壓器的容量為副邊輸出的額定視在功率。它等於標準容量乘以效益系數 K eff

其值總小於1,即自耦變壓器的標準容量總小於它的容量。換句話說,較小、較輕的自耦變壓器可以完成較大、較重的普通變壓器相同的工作。當原邊和副邊電壓相差不大時,變比 n接近於1,效益系數 K eff很大,采用自耦變壓器傳輸電功率的效益就十分顯著。

  自耦變壓器有單相的,也有三相的,還有三繞組的。三繞組自耦變壓器的第三繞組與第一、二兩個繞組僅有磁的聯系而沒有電的直接聯系。

  運行方式 電力系統中常采用三繞組自耦變壓器作為聯絡變壓器,以減少投資和運行費用。它有高壓、中壓和低壓3個繞組。通常其高壓和中壓側均為110千伏以上的系統。其運行方式有以下5種。

  ①高壓側向中壓側或中壓側向高壓側送電,如圖2a所示。實線方向為高壓側向中壓側送電,虛線表示中壓側向高壓側送電。因為高中低三個繞組與鐵心的相對位置,在制造時與設計有所差異,所以在這種運行方式下,如果中壓佈置在高低壓之間,一般可以傳輸全部額定容量;如果中壓繞組靠鐵心佈置,則由於漏磁通在結構中會引起較大的附加損耗,其最大傳輸功率s往往限制在額定容量S1n的70~80%。

  ②高壓側向低壓側或低壓側向高壓側送電,如圖2b所示。此時功率全部通過磁路傳輸,其最大傳輸功率不得超過低壓繞組的額定容量S3n

  ③中壓側向低壓側或低壓側向中壓側送電,如圖2c所示。這種情況與第2種運行方式相同。

  ④高壓側同時向中壓側和低壓側或低壓側和中壓側同時向高壓側送電,如圖2d所示。在這種運行方式下,最大允許的傳輸功率不得超過自耦變壓器高壓繞組(即串聯繞組)的額定容量。

  ⑤中壓側同時向高壓側和低壓側或高壓側和低壓側同時向中壓側送電,如圖2e所示。在這種運行方式中,中壓繞組(即公共繞組)為原繞組,而其他兩個為副繞組。因此,最大傳輸功率受公共繞組容量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