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絕緣材料或電工設備絕緣結構的介電強度(見介質擊穿)的試驗。絕緣是指利用絕緣材料和構件將電位不等的導體分開,使其沒有電連接以保持不同的電位,從而保證帶電部件能夠正常工作。電工設備的絕緣部分稱為絕緣結構、絕緣體或絕緣設備,通常簡稱為絕緣。絕緣體在實際應用中,不僅起絕緣作用,還常常要起支撐物的作用。絕緣體不僅受電場作用,還有機械應力作用。此外,絕緣體所處的環境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曝露於大氣中,遭受日曬雨淋及嚴冬酷暑等自然因素的侵襲;有的密閉於設備之中,處在遠高高於常溫的溫度下或非大氣的介質之中。所以,從廣義來說,絕緣試驗應不僅檢驗電性能,還須檢驗機械性能、熱穩定性能和化學穩定性能等。

  通常所說的絕緣試驗,主要指絕緣體的電性能試驗。可分為絕緣耐壓試驗和絕緣特性試驗。絕緣耐壓試驗是指測定絕緣設備在不同電壓下,如工頻交流、直流、雷電沖擊和操作沖擊電壓下,能耐受的最大電壓。試驗結果不外乎耐受和擊穿兩種可能性,因而稱為破壞性試驗。這種試驗結果的可信度高,但要冒一定風險,而且多次做這種試驗,可能會由於累積效應(見固體電介質擊穿)而對設備造成一定損害。絕緣特性試驗是在較低電壓下進行的,一般不會因累積效應而造成設備損害,也不會冒破壞的風險,所以又稱非破壞性試驗。絕緣特性試驗不僅絕緣設備在出廠前做,在運行中還定期做。比較歷次試驗數據,判斷絕緣情況的演變,或根據規程標準,判斷絕緣合格或不合格。因此,這種試驗又稱預防性試驗,其試驗結論不很明確。為瞭提高可信度,不僅要比較歷次試驗記錄,還要從不同的試驗結果,如絕緣電阻、介質損耗因數、電壓分佈、局部放電、油的氣相色譜分析等,對照分析來做出結論。中國電力部門曾頒佈《電氣設備交接和預防性試驗標準》,這是對非破壞性試驗結果作出判斷的權威根據。

  造成絕緣特性劣化的因素很多,性能變化的機理很復雜,從非破壞性試驗測得的某一方面參數來作全面判斷是比較難的。尤其絕緣設備的電壓在提高,容量在增大,內部所用材料在不斷更新變化。有些過去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新設備、新材料、新條件下使用起來,就不一定還有效。為瞭確知設備的可靠運行和保證系統的安全供電,絕緣特性試驗方法的研究,是急待開展的課題。不僅要探索新的能反映絕緣設備狀況的電物理參量,還要從定期停電檢測逐步走向在線自動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