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力系統給定的負荷條件下,類比各發電機組的運行狀況,計算發電系統生產費用的一種仿真方法。考慮發電機組受迫停運對系統運行的隨機影響而進行的生產模擬叫做隨機生產模擬。它可以更準確地計算出發電生產費用和發電系統的可靠性。發電生產類比對發電系統的運行或電源發展規劃的決策都起著重要作用。

  發電生產模擬是通過電腦程式來實現的,需要輸入以下資料:系統的負荷曲線,燃料及運行維修費用,發電機組特性(如機組類型、容量、最小出力、熱耗率、、計劃停運率和受迫停運率)以及能量受約束的機組(如水電機組)應提供的發電量等。發電生產模擬的基本方法有蒙特卡洛法、概率模擬法以及降低額定值法(等價容量法)。

  生產模擬的精度與其應用的場合有關。當用於規劃研究時,模擬可相對粗略些,模擬周期較長,通常以月或季為單位。當用於系統運行分析時,模擬應盡量精確,模擬周期也較短,通常以天或周為單位。

  發電生產模擬一般包括以下步驟:①處理負荷數據,形成所對應的時間階段的負荷持續曲線。②根據合理的原則安排機組檢修計劃。③確定機組帶負荷順序。對火電機組可按經濟效益排列出各機組的經濟帶負荷順序,並滿足備用容量的要求。對水電機組則根據其計劃用水量,按照負荷曲線安排該機組承擔負荷的合適的運行位置。④按照機組帶負荷順序,逐臺計算各機組的發電量。負荷持續曲線應進行修正以反映發電機組受迫停運的影響。⑤計算發電系統的燃料費用、運行費用及可靠性(如電力不足概率、電能不足期望值等指標)。

  有些生產模擬程序保留瞭負荷曲線形狀隨時間變化的特性,以每小時為單位模擬系統的運行。這樣可以更確切地評價通過各種負荷管理手段改變負荷曲線形狀對系統運行的影響;對抽水蓄能電站的運行狀況能進行更精確的模擬;還可以考慮機組開停機限制、機組出力變化的速率等約束條件。

  通過發電生產模擬可以制定發電系統燃料供應計劃;分析與鄰近系統進行季節性電能交換等項措施的經濟效益;評價新型發電技術(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的應用效果。生產模擬的結果可以輸入到財務分析模型中,以確定電力系統的財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