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烹飪的電熱炊具。有普通電灶,微波灶和電磁灶。

  普通電灶 由封閉式電爐和一個電烤爐組成。封閉式電爐的管狀發熱元件埋藏在鑄鐵或鋁合金的爐面發熱板內,與空氣隔絕,可防止氧化,且熱效率比開啟式電爐高10%,能達65%以上。封閉式電爐的直徑和功率大小不一,以適應不同尺寸鍋具的使用要求。

  微波灶 利用微波波能量來烹調食物的新型電灶。由電源變壓器、整流器、微波發生器(磁控管)、傳輸波導、攪拌器(風扇)、箱體、爐門和控制器等組成(見圖)。其中主要結構件為波導、爐腔、門三部分。

  波導是一根矩形的金屬管,用來傳輸由磁控管發射出的微波。波導的一端接磁控管的天線,另一端從箱體上部送入。波導管還限定電磁場的波形。爐腔多是由鋁或不銹鋼等金屬組成的金屬盒。爐腔內未被食物吸收盡的微波到達爐壁後,又可重新反射回來穿透食物而被吸收。爐門主要由金屬框架和玻璃觀察窗組成,與爐腔緊密相接。

  使用時,市電經電源變壓器升壓,又經穩流器和電容整流濾波後,變為直流電供給磁控管,並在磁控管內產生2450MHz的微波。微波能通過波導傳輸,再由攪拌器把它反射到爐腔各處,不斷被食物吸收。食物中的分子在交變電場的作用下來回擺動(擺動次數每秒達數億到數十億次之多),即食物分子產生很高的振蕩,分子運動以及分子間的摩擦,使食物在很短的時間內產生足夠的熱量,食物的溫度迅速上升。微波灶的耗電量僅為同等功率電灶耗電量的20%左右。

  微波灶的電氣控制方式有普及式和電腦控制式兩種。普及式微波灶設有定時裝置,使用時可根據不同食物選定烹調時間和合適的加熱功率。電腦控制式微波灶帶有一個微電腦,它可使微波灶按預先選定的程序完成食物的解凍、加熱和保溫。

  微波灶使用時不能空燒,否則,由於微波無處吸收,將會損壞磁控管;爐腔內存放食物的器皿,必須是非金屬材料,如玻璃、陶瓷和耐高溫材料等,如用金屬器皿會反射微波幹擾爐腔正常工作,甚至產生高頻短路,損壞微波灶;磁性材料不要靠近微波灶,以免幹擾微波磁場;要定期檢查微波泄漏量;檢修微波灶必須切斷電源。

  電磁灶 利用電磁感應加熱原理制成的新型電灶。由高頻感應加熱線圈(即勵磁線圈)、高頻電力轉換裝置、控制器及鐵磁材料鍋底炊具等部分組成。高頻感應加熱線圈是一個平放在加熱部位面板下方的圓盤形加熱線圈,在加熱線圈骨架下面,規則安置3塊條形磁體,與鍋底一起構成磁路。

  使用時,加熱線圈中通入交變電流,線圈周圍便產生一交變磁場。當電磁灶面板上未放上鐵磁材料鍋底炊具時,此交變磁場的磁路基本是空氣磁路,磁阻很大,因此加熱線圈隻消耗空載電流。當炊具放上後,交變磁場的磁力線大部分通過金屬鍋體,在鍋底中產生大量渦流,從而產生烹飪所需的熱。電磁灶產生的熱量僅在鍋體本身,它的面板(通常用硬質塑料或耐沖陶瓷平板制成)不發熱,即在加熱過程中沒有明火,因此安全性好、清潔衛生。

  電磁灶按感應加熱電流的頻率高低分低頻(即工頻,50Hz或60Hz)和高頻(15kHz以上)兩種。高頻電磁灶發熱效率高,且振動噪聲小,目前使用的電磁灶多為高頻電磁灶。

  高頻電磁灶的控制系統包括高頻轉換電路、輸出功率調整電路、功率(狀態)顯示電路和安全保護電路。高頻轉換電路的作用是將整流電路輸出的直流電轉換成高頻電流,供給高頻感應加熱線圈。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烹飪要求,即不同的火候,這通過輸出功率調整電路可改變輸出功率的大小,並在功率(狀態)顯示器上顯示出。安全保護電路有負荷檢測裝置、防止零件發熱裝置、過熱保護裝置、安全保險裝置、電磁灶面板斷裂探測裝置。

  電磁灶使用時,不要靠近其他高溫熱源或潮濕的地方,以免灶內溫升過高或受潮;電磁灶內帶電體很多,切勿用金屬棒、針去捅吸氣口和排氣口,以免發生事故;烹飪器具應為生鐵、熟鐵和有磁性的不銹鋼平底鍋;使用中不要超過規定的連續開機時間;電磁灶電壓必須與電網電壓一致,或高或低都會損壞電磁灶,必要時應用調壓器以保證兩者電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