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一個因素發展變化預測的基礎上,通過彈性係數對另一個因素的發展變化作出預測的一種間接預測方法。彈性係數法適用於兩個因素yx之間有指數函數關係ytαx

的情況,式中 α為比例系數, byx的彈性系數。彈性一詞來源於材料力學中的彈性變形的概念。彈性系數指材料長度變形的百分比同所施加力變化的百分比的比率。後來彈性的概念被推廣應用於社會經濟領域。彈性系數被用來表示兩個因素各自相對增長率之間的比率。在某一時期內能源消耗的增長率同工農業總產值的增長率的比率,就稱為在該時期內能源消耗相對於工農業總產值的彈性系數。如果這個系數為0.9,比例系數 α為1.096,工農業總產值預測增長為7.2%,那麼能源消耗增長的預測就是6.48%。

  預測公式 有3種表述形式:

  ①

  ②

  ③

式中k為基期,t為預測期。相應地彈性系數b也有3種估值法:

  ① logyt=blogxt+loga用最小二乘法求得;

  ②

  ③

yx 的函數關系中求得。當彈性系數為常數時,稱為恒彈性系數,否則為變彈性系數。當|b|>1,稱為彈性充足;|b|<1,稱為彈性不足。

  應用 彈性系數法在能源方面應用很廣,常用的是能源需求相對於國民生產總值(GNP)的彈性系數。例如工業的彈性系數,中國1950~1978年為0.95~1.0;美國1950~1973年為0.94;日本1960~1973年為1.0,1975~1978年降為0.43。大多數國傢在 1.0附近。對於商品的市場需求量,可對消費者收入水平求彈性,稱為需求量的收入彈性;對其價格求彈性,稱為價格彈性;對另一產品(互補產品或代用產品)的價格求彈性,稱為交互彈性。

  

參考書目

 A.Mitchell,et al.,Handbook of ForecastingTechniques,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Menlo Park, California,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