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代銀器工藝傢。又名華玉。浙江嘉興渭塘人,後隱居蘇州。生卒年不詳,約活躍於元文宗至惠宗時期(1328~1368)。

  朱碧山一生所制銀器有蝦杯、蟹杯、槎杯、靈芝杯、茶壺以及“達摩像”、“昭君像”等。流傳至今的有銀槎4件,均作於惠宗至正五年(1345)。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龍槎杯”,是朱的代表作品。它高18cm,長20cm,重0.616kg,取道人乘槎(筏)的造型。槎杯首端作檜柏紋理,形如老樹杈丫。一道人斜坐槎上,作作讀書狀。槎杯尾部正面刻“龍槎”二字,另於杯口下、槎下腹部、槎尾後部3處銘刻款識 56字及一篆書“華玉”印章款識。槎杯以白銀制成,槎及道人身軀部分系鑄成後加以鏨刻,道人的頭、手、雲履等部分系鑄成後與身軀焊接,但焊接處毫無痕跡。朱碧山善於把繪畫、書法、鏨刻、鑄造等工藝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瞭具有高度藝術水平的銀器,反映瞭文人涉獵於銀器工藝之後的新變化,並且為明清金屬工藝所繼承和發揚。